新时代学习讲堂(第一期)|张青卫:如何写好高水平讲义
发布时间:2019-11-24 浏览次数:

新时代学习讲堂(第一期)|张青卫:如何写好高水平讲义(根据录音稿整理)

image.png 

一、为什么要重视写讲义

“讲义”顾名思义,就教师为讲课而编写的教学资料,是每个负责任的老师都应该干的事。只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写,嫌麻烦,特别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弄个课件,搞点新媒体技术的东西,加上三寸不烂之舌,足以应付学生,还花什么时间写讲义呢?我得节省时间去写论文,搞科研呀!因为大学都有科研的要求,特别是年轻老师,要评职称,必须发核心期刊论文,所以在讲义上投入太多的时间,就没时间搞科研了。这其实是个大误区。这也是导致我们平时讲的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于我们思政课老师来说,这个问题更严重。我们目前很多老师年平均课时量超过900,不堪重负呀,还要在教学之外做什么科研!简直天荒夜谈,做出来的科研也是凑数的科研,不是学问,最多算是学术。因此对于我们思政课老师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围绕教学搞科研,这是我们学院必须坚持的一个办院理念。也是我在多年来思考和处理思政课老师教学与科研之间矛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围绕教学做科研”,简单地讲就是围绕教学内容本身进行研究,提搞对教学内容本身的专业性研究。这要求我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三个面向:一是面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重大问题的研究。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核心区别就是要讲“理论”,讲什么理论呢?当然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必需彻底,才能掌握群众。如何才能彻底呀,那就必须加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问题的深入研究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生命力及其发展方向。二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研究。把握时代的脉搏,密切关注现实中新情况、新问题,能够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回答和解释,我们搞马克思主义的,无论你搞什么方向,都得直面时代问题,要对时代提出的问题作出深刻的理论回答。三是面向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研究。了解我们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关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关注并解答他们的思想困惑,才能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内心,受到他们的欢迎和认可。总之,我们提倡,教学围绕学生转,科研围绕教学转,理论围着现实转,彻底克服教学科研两张皮的现象,彻底抛弃与提升思政课质量无关的科研。

意义问题我不多讲了,下面我重点讲讲如何写的问题。

二、写好讲义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要讲好一门课,写好讲义是成功的关键,一个好的讲稿会让一个表达不是很好老师把课讲好;而一个表达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讲稿,他无论如何会表演,也很难把课真正讲好。讲义犹同于剧本,再好的演员,没有好的剧本,他也没办法把戏演好。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如何才能写好教学讲义呢?总结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经验,我觉得主要应该把握如下几点:

(一)突出独特性

我们讲的“思政课”,肯定要突出政治性,口径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家可能会觉得“共通性”才是我们课程的思政核心。但是我认为,“独特性”,也就是“突出特色”,才是一门课程的核心。马克思就曾经深刻地指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把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解释得入木三分。越是有个性的东西,越是具有普遍价值。就教学而言,越有个性和特色,越有借鉴价值。其实,注重个性,也可以理解为注重“针对性”,比如同样讲道德伦理,在中国课堂讲授“圣经故事”,就可能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在西方国家引用“二十四孝图”,也会是对牛弹琴。“共通性”的内容必须融入到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学生知识结构、特定的问题中进行讲述,才能把问题讲深讲透,引发学生的思考,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如果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即使是讲授成熟教材、优秀教材,也讲不出味道。

所以,我们在编写教学讲义时,一定要深入研究自己所讲课程的特点,形成自己对这门课的独特理解,写出来的讲义才适合自己讲,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到这门课的核心知识体系,从而真正掌握这门课的精髓。

以我在国防科技大学所主讲的《逻辑学概论》课程为例。为什么不以我讲得更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讲义为例呢?因为我尽管写了很多“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的讲义,可是没有正式出版,这些年一直在筹划出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二十讲》,底稿已经有了,可是总是不满意,加之琐事缠身,没有整块得时间拿出来认真整理。所以不是硬货,牛皮不好吹。都没有正是出版,你凭什么说它是高水平讲义?而军事逻辑学概论的教材已经出了,还出了相关专著,也获了奖,所以讲起来自信点。尽管它不是思政课教材,但道理是一样。所以,往下所举例子都是《军事逻辑学概论》讲义编写过程的例子,这也回答了我讲课的副标题。

大家都知道,逻辑学课程是一门典型的“通识课”,目标是教会学生正确的进行思考和推理,在与自己和他人、团队交流时形成连贯、一致的思路和交流平台。我原来所在的国防科技大学是一所军事院校,学生将来都要从事军事指挥工作。我们知道,军事斗争是极端激烈和残酷的,来不得半点推理错误,否则就可能全盘皆输。因此,未来的军事指挥员必须具备严密的思维,审慎的推理,科学的决策。也就是说,必须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结合学校浓厚的军事氛围和丰富的军事案例积累,我们在《逻辑学概论》课程中全程融入军事特色,并将之改造成《军事逻辑学》课程,既用军事案例解说复杂的逻辑学知识,也教会学生在军事斗争中正确运用推理技巧。

例如,在巴基斯坦当地时间2011年5月2日,美国特种部队击毙了“911”事件的头号嫌疑犯本•拉登。美军和拉登围绕抓捕和逃亡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博弈,过程相当精彩。我们在向学生说明军事斗争的复杂性和军事推理的严密性时,就按照逻辑推理的形式,重新解读了这个案例。

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以来,就把搜寻拉登并将其除掉作为反恐战争的重要目标。拉登知道美国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使用通讯设施容易被美国发现与跟踪,故在他的住处没有电话线和互联网。由于拉登对美国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搜索早有准备,使得美军长期以来难以追踪到他。后来,在美军审讯被俘的“基地”高级武装分子时,一名深受拉登信任的信使反复被提及,这就引起了美国情报部门的高度重视。最终,美国情报人员找到了这名信使的下落,并顺藤摸瓜发现了拉登的藏身地。

我研究这个案例发现,在美军搜索拉登的行踪和住处的十年间,双方实际上展开了几个来回的逻辑思维较量,我把其中蕴含的逻辑推理整理如下:

美国在最初追踪恐怖分子时,有这样一个逻辑推理: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所有使用手机、网络的人都会暴露身份,

所有暴露身份的人都可以被追踪、逮捕,

所以,通过追踪手机、网络,就可以追踪特定的人并加以追捕。

这是一个典型的AAI三段论推理。美军、俄军、以军运用这个推理,抓捕、击毙了许多恐怖分子。

拉登分析美军的推理,采取相应对策,不使用手机、网络,成功逃避了10年的追捕,我可以把他的推理整理如下:

如果不使用手机、网络,就不会轻易暴露身份;

拉登不使用手机、网络,

所以一直没有暴露身份。

这是一个典型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肯定前件式推理。这个正确的推理帮助本•拉登逃避了多年的追捕。

美军在经过10年失败的追踪后,总结经验教训,掌握了拉登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更复杂的推理:

拉登如果使用手机、网络,就会暴露身份;

拉登没有暴露身份,

所以拉登没有使用手机、网络。

这是典型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否定后件式推理。

美军在此基础上继续推理:

拉登要进行恐怖活动,就必须与外界联系;

拉登与外界联系,要么通过手机、网络与外界联系,要么通过传统的信使方式与外界联系;

拉登没有使用手机、网络与外界联系,

那么拉登必然要通过传统的信使方式与外界联系。(美军通过反复调查,发现拉登是通过专用信使与外界联系的)

这是典型的不相容选言命题否定肯定式推理。

美军通过追踪拉登的信使,花了4年时间,终于确定了拉登的位置,最终一举击毙拉登。从10多年的反恐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与拉登恐怖组织之间充分展现了逻辑智慧的较量。

通过这样的综合案例教学,学生们就对军事斗争中的逻辑智慧较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会到了正确进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为了在讲义编写中全程贯穿军事特色,我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需要从大量的战争史资料中梳理出逻辑问题,然后加以准确的讲解。例如,我们在讲到“概念”这个问题时,要讲清楚“概念”与“语词”的关系,防止出现概念混乱。这个问题在地方高校的逻辑学教学中是比较简单的,因为生活中的概念混乱情况非常多。而在军事斗争中,概念混乱的情况相对较少。我们仔细搜集因为概念混乱导致战场失利的情况,最后给学生讲了这个案例:

【案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发生一起因电文用词不当而致战斗失利的事。某部步兵第一营经过两天激战,向团指挥所发出了一份电报:“我营一连攻占210、220高地,伤亡较大,下步如何行动,请指示。”

团指挥所接到电报后分析:该营一连伤亡较大,二、三连仍有战斗力。于是,就回电该营:“一连休整,二连坚守210、220高地,三连向235高地发展。”

结果呢?该营不但不能向235高地发展,反而由于敌人的反击,丧失了原有的阵地。什么原因呢?就因对电文中“一连”一词发生了误会。这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营、团指挥员对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缺乏应有的知识和慎重的考虑所造成的。

分析:这次战斗失利就是由于对“一连”这个语词与概念的关系发生误会造成的。从营指挥所来看,“我营一连攻占”的“一连”并不是表达第一连、第二连这样的概念,而是表达“连续作战”的概念。因此“伤亡较大”是就全营而言的。但是,团指挥所却把它误解为“第一连”,于是又下达了新的战斗任务,结果使该营不但不能完成新的战斗任务,反而丢失了原有的阵地。如果营指挥所在起草电文时,避免“一连”这样容易发生歧义的词,而将电文改为“我营连续攻占210、220高地…”,那么,团指挥所就不会发生误会了。

这样一些军事特色鲜明的案例,使学生们深深认识到军事斗争中掌握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效果奠定了基础。

由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军事特色,贴近了军校学员的实际,我的这门课程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欢迎和很多督导专家的推崇,由我个人的选修课,开成全校的必修课,以重点课程建设为牵引组建了一个教学团队。学校督导组和专家组在重点课程验收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本课程贴近军校学员实际,整个逻辑学课程教学组“人人优秀,堂堂精彩”。所有的教师都得到学校优秀教学评价。我指导的两位教员参加学校的教学能手比赛都获大奖,可见,编写有特色的讲义在教学效果中是多么的重要。

(二)强化理论性

我们之前提到,用富有军事特色的案例进行教学,要把课程的理论内容融入到军事特色中去。对于理论内容而言,我一直特别强调教学的理论品味,也就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层次,体现出大学课程的特点来。不能满足于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迎合青年学生胃口。所以我们在编写课程讲义时,一定要吃透课程的理论体系,最好组织课程团队集体研讨,把课程内容完整、准确的呈现出来,并一定要体现出课程理论的前沿发展,这一点对于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讲尤为重要,这也是“用学术讲政治”的基本要求。这一点我前面已经强调过了。

还是以《军事逻辑学》课程为例。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可以说,逻辑学是人类最早理论化、体系化、可传授的学科。亚里士多德早在2000多年前就完整地表述了古希腊的逻辑学体系,古印度形成了“因明学”体系,而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名家都有完整的逻辑体系,儒家、道家的许多思想家也有丰富的逻辑学思想。我在强化课程教学的理论性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积极开展逻辑学史教学研究。

在一门课程中开展学科发展史的教学,我认为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对于深入理解一门学科来说,厚重的历史感始终是必要的。熟悉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了解有关理论的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准确地理解这些理论,梳理这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体系所经历的发展历程,有助于让学生了解知识体系的整体状况,了解学科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形成、如何解决、又是如何塑造这门学科的。

为了展现逻辑学体系的概貌,我在主要内容讲解之前,首先进行了逻辑学发展史的讲授。我们将逻辑学的发展历史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三源并起”——逻辑学的产生。

古代的中国、印度、希腊三个文明古国,都曾经历了一个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时代,相应地都孕育了具有各自特点的逻辑学思想。它们都对思维形式规律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在中国称作“明辨学”,印度称作“因名学”,古希腊则叫“逻各斯”,尽管名称各异,但所指大体相同,都是指一种研究思维形式规律的学问。因此,三个国家并称为逻辑学的三大发祥地。我借鉴了北师大一个老师思想,称之为“三源并起”。

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的形式逻辑几乎“同步”产生,其原因大同小异:①它们都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历史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亟需要“明是非”、“辨异同”、“察明实”、“决嫌疑”,这就为普通形式逻辑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环境;②它们都面对哲学派系丛生,观点分歧,诡辩迭起,论辩成风,这就为逻辑推理和论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极大的机遇;③它们都在哲学、数学、心理学、天文学等科学方面有长足的发展,这就为传统形式逻辑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④它们都重视词源学、语义学和修辞学等语言科学的研究,对于思维形式(概念、命题、推理)相对应的语言形式(词语、句子、句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这就为逻辑思维形式的表达引进了语言手段。

第二阶段:“普遍语言”理想的追求——逻辑学的发展。

自中世纪结束到现代逻辑产生之前的这一时期,正如同自然科学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其划时代的发展一样,逻辑学也开始有了历史性转折的迹象。这个历史性转折迹象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逻辑从对演绎的注重转向对归纳及思维方法的注重;二是在传统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出现了现代逻辑的萌芽和构想。

从古希腊所产生的逻辑科学,经过欧洲学者,特别是近代英国、法国和德国学者的思考开始了其理论创新的发展阶段。表现这一转折迹象的主要学者是英国的哲学家培根和穆勒、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尔以及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等。随后,英国数学家布尔,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弗雷格,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和怀特海,对现代逻辑学发展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发展出了现代数理逻辑。现代数理逻辑的核心是两个演算——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也称之为现代形式逻辑或狭义的现代逻辑。在当代,以现代逻辑为基础,将现代逻辑应用于各个领域、各个学科,从而出现了广义的各种各样的现代逻辑分支。

第三阶段:“三源交汇”——逻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前面我们分别介绍了世界逻辑的三大源头:中国的先秦的明辨学、古希腊的逻辑学、古印度的因明学。

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因明学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西藏,形成了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两个大系。

17世纪,明代的李之藻与葡萄牙传教士傅汛际把葡萄牙高因盘利大学耶稣会的逻辑讲义《名理探》(原名《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概论》)译为汉文,开了译入西方逻辑著作的先河。清朝末年,著名学者严复把19世纪在英国流行的两本逻辑教科书——《穆勒名学》(英国人穆勒著)和《名学浅说》(英国人耶方斯著)译成汉文,从此培根所创立并为穆勒所发展的归纳逻辑被介绍到我国。

20世纪初,这三种不同的逻辑形态在中国的思想界或系统输入、或复苏,在中国的文化舞台上交汇,揭开了20世纪中国逻辑研究的序幕,为而后百年的逻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

目前,中国广大逻辑工作者对传统形式逻辑的性质、对象、作用、现代化、形式化、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以及改革形式逻辑教学体系与内容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逐步取得了共识,使逻辑学的研究和教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通过逻辑学发展史的教学,学生们普遍感受到逻辑学源远流长,在每个思想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必定以新的逻辑思想,也就是新的思维方式的出现为先声。这样,厚重的学科历史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兴趣。

二是注重体系的完整。

学生的学习讲究“学以致用”,而问题在于:学生将会面临哪些具体“问题”,要用到哪些“理论”,是无法事先完全预知的。所以,关键是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具备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要做到这点,必须让学生完整、准确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把对方法、工具、思路的培养融贯到知识体系的教学中,才能够摆脱传统的学手艺、学操作的模式,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思路开阔、功底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军事逻辑学》课程教学中,国防科技大学有18课时、24课时、36课时的三类教学,分别对应不同的教学对象。不管是哪类教学对象,我在讲义中都要求涵盖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要把逻辑学的体系讲清楚。形式逻辑的主要内容,如概念、判断、推理,逻辑基本规律,证明与反驳等等,都包括了进来。现代逻辑的主要发展,如谓词逻辑、归纳逻辑、模态逻辑,都进行了介绍。这样,学生既能掌握逻辑学的基本思路,也具备进一步探索现代逻辑学前沿的基本能力。

三是注重理论前沿的研究。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课程知识体系的最新发展前沿穿插进去,教材总是滞后于理论前沿的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跟踪所讲课程的理论前沿。由于社会实践的快速发展,我们在教材里学到的东西很快就会过时,特别是当前知识更新太快,每3年翻一番,有教材还没写完,可能有些知识就过时了,你看我们18版的教材才出来,很快过时了,特别是毛中特教材,教育已经要求重点马院面向全校学生专门开一门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迟早也得开,毛中特教材后面怎么讲,怎么区分?所以,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该努力关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理论前沿的发展,把理论前沿的发展成果运用于快速发展的现实,及时进课堂,这样才能真正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

例如,在逻辑课程教学中,大纲只要求进行形式逻辑的教学,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准确性和创新性,但是我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够掌握的逻辑学知识绝不限于此。所以,我积极跟国内外逻辑学界开展学术交流,多次到国内逻辑学研究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学习、进修、参加研讨班,到英国后也专门抽出半年时间到分析学派的中心——牛津大学哲学系参加分析哲学的研讨,我的博士论文就展开了对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用分析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进程。我在英国学习期间,发现英国大学教师特别注重课程教学及时跟进理论前沿,他们在每一节的教学讲义中,都要列出大量的文献,反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要求学生课前阅读,以便在课堂中讨论,并把研究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讲义中。

我要求课程组通过对学科前沿的深入了解和自身的研究,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概念时,涉及到概念分类的问题。我们由对概念是否都具有指称对象的思考,将逻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可能世界语义学”引入到“虚概念”与“实概念”这个分类的研究中。

在讲述之前,我们首先把学生引入到电影《阿凡达》描绘的“潘多拉星球”的神奇世界:

电影《阿凡达》描绘一场人类企图征服潘多拉星球以获取其丰富资源的战争。影片中描绘的潘多拉星球 (Pandora)其属于阿尔法半人马星系,即阿尔法半人马星系B-4号行星,大小与地球相差无几。地球人来到潘多拉以后,发现这里的美景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拥有无与伦比的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高达900英尺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种动植物还会发出光,如同梦中的奇幻花园,令人流连忘返。

然而,我们在讲课中没有停留在对着魔幻世界的欣赏,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由感性的体悟进入到理性的思考,明确地指出,美丽的潘多拉并不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天体,只是《阿凡达》电影制片者虚构的一个概念神话,更多地象征着人类对未来美好太空进军的向往。

接下来把可能世界语义学理论引入到对“潘多拉”这一概念的分析,指出“潘多拉”这个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没有现实的指称对象,这样概念,逻辑上叫做“虚概念”。

虚概念相对于实概念而言,它们以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在现实中存在为划分标准,也就是以其存不存在现实的指称对象为划分依据。如果一个概念不存在现实的指称对象,或者说它所反映的对象在现实中不存在,就叫虚概念,如潘多拉、阿凡达、孙悟空、林黛玉等等;如果一个概念存在着现实的指称对象,或者说它所反映的对象在现实中存在,就叫实概念,如地球、天安门、克林顿、奥巴马等等。

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指出,有些教材把我们这里说的虚概念,叫做空概念,并且把它与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对应,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概念的划分必须有一定的标准,而且同一层次的划分标准必须同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的划分标准是概念所反映的外延数量的多少问题;空概念(我坚持叫做“虚概念”)则是从其反映对象在现实中是否存在的角度来说的。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在现实世界中没有指称对象,并不能说它没有指称对象,它在可能世界是有自己明确的指称对象的。比如“孙悟空”这个概念,在现实世界没有指称对象,可是在《西游记》这部小说的可能世界中,是有明确所指的,就是那位从石头中出世,住在花果山,大闹天宫,后来又保唐僧西天取经的美猴王。在人们的头脑中这个形象活灵活现,而且是唯一的,是一个单独概念。前面我们讲概念的概述就说到,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这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缺一不可。内涵是概念反映事物的属性,外延则是概念反映事物对象的数量,没有外延的概念是没有的。“空概念”的坚持者,把空概念说成是外延等于零的概念,从而将之与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对应(见黄华新,1999年),没有抓住“虚概念”外延对象在现实世界无所指,而在可能世界却有所指的本质特征。

这就解决了“什么是虚概念”这样一个重大的逻辑学基础理论问题。许多逻辑学专家都认同我们的思路和讲法。

再比如,在讲逻辑基本规律时,发现有些学员对于“混淆概念”与“偷换概念”、“一般逻辑错误”和“诡辩”的区分总是模糊不清。我们着重以墨子“杀盗非杀人”这个命题在学界的争议为例(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深入讲解了什么是“混淆概念”,什么是“偷换概念”,什么是诡辩和一般逻辑错误的区别。我们经过两年的探索后,把我们的思路写出来发表在CSSCI刊物《船山学刊》上,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所以我认为,要写出好的授课讲义,理论性、研究性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说,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研究,是讲好课的重要基础。这种研究,不能是泛泛的查找资料、综合观点、加点故事,形成教案;而应该是进入到学科前沿,把本学科理论世界的精彩纷呈充分地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这样课才叫有品味,这样课才真正有点头率,才能进到学生的心坎里。这样的课,不可能不成功!这比哪些纯粹借助技巧,借助技术,追求轰动效应的课不知要高多少倍!

(三)讲究启发性

编写课程讲义,不单单是把自己要讲的内容编到讲义中去,还要考虑学生参与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讲义中预留很多“接口”,把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这些“接口”,就是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实质上就是围绕课程的核心问题、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逐步逼近问题的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掌握了这些艰难的知识,享受到了探索的乐趣,课堂效果当然就会大大提高。

如何在课程讲义中加强启发性?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问题前置。

我们在每个专题、每次课开始的时候,都通过讲述引人入胜案例,在案例中设置启发性的问题。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参与解决。学生们在解决问题中,任何想法中的合理因素都会得到鼓励,这样学生们就逐渐逼近问题的核心。最后,当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学生们就能够感受到这个理论的重要性,从而认真的投入学习。这样实际上,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理论知识交给了学生。

例如,我在逻辑学课程中讲到“概念间的关系”时,首先抛出一个问题:

某部机关军务处为了召集机关战士进行节日防护教育,下发了一则通知。通知说:“为了进行节日防护教育,机关全体战士、炊事员、警卫员、通讯员于今晚7时到小礼堂开会。”通知一出,许多战士纷纷表示不满。

战士不满,表明有了问题。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二是逐步引导。

以上面我们提到的问题为例。学生们开始感觉到“炊事员、警卫员、通讯员”不应该与“机关全体战士”全体战士并列,因为“机关全体战士”包括“炊事员、警卫员、通讯员”等等。教师就顺势鼓励学生用图案来表示这种关系。经过引导,学生们慢慢画出了概念间可能有的六种关系:

image.png 

这就是著名的“欧拉图”,由18世纪著名瑞士数学家欧拉所发明,在数论、图论、逻辑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学生们感觉到:只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也可以像大数学家一样思考,都感到很兴奋。

三是顺势扩张。

在课堂设计中,一旦引导学生成功的解决了问题,学生就处于一个兴奋期,思维非常活跃,这时候进行的讲解就很容易被学生吸收、内化。我们在上面通过分析问题、引入欧拉图之后,全面讲解了概念的的各种关系,利用欧拉图来进行概念的各种操作,包括概念的限制、概括、定义、划分等方法,同时展示各种错误运用概念的情况。

我们在编写讲义时,只有注重启发性,用富有吸引力的思考把学生融入到课堂上来,才能真正让学生自主掌握课程内容,并成为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四、注重实用性

每一门课程都有它自身的定位。这个定位实际上就是课程所能起的作用,也就是课程的实用性。这个实用性,可能是直接有助于开展某一项工作,也可能是改善了思维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能是带来一定的乐趣、提高生活的品味。我们在编写课程讲义时,应该时时注意把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考虑进去,让学生们体会到内容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改变以往对现实生活中一些“想当然”的想法。

我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我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贴近生活,我最近给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就是教我们如何生活得更美好的学问。学生特别喜欢我用这种方式来展开对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讲述,而且得出了“跟张老师学马克思主义原来真的很玩”的结论。不仅讲马克思,我讲《逻辑学》课程,同样强调逻辑学也要贴近生活,要从实际生活中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我在编写第一章“概念”的讲义时,就把我的一次生活经历编写进去了。

2011年,在解放军总政治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生选培办公室组织的清华、北大国防生推免招生会上,在这个招聘会上,有几个同学问我,国防科技大学怎么不在北京?要是在北京多好,我们都可以争取去读书。还有一个同学说得更为风趣,他说,军事院校全国各地都有,为什么国防科技大学只在长沙呀?要是它遍布在全国各地多好呀!呵呵。

我们细想一下,这位同学幽默的愿望中包含了这样一个推理:

军事院校是遍布在全国各地的;

国防科技大学是军事院校;

所以,国防科技大学是遍布在全国各地的。

要真是这样就好了,大家随处都可以上“国防科技大学”,也就用不着推荐,用不着进行各种各样的考核了。

题解: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出在这位同学不了解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军事院校是遍布在全国各地的”这个判断中,“军事院校”这个概念是个集合概念,只能在“集合体”的意义上使用,而集合体的个体不具有集合体的性质,也就是说,军队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自己不自己等同于这个“军事院校”;而“国防科技大学是军事院校”中的“军事院校”,是个非集合概念,像国防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南京政治学院等学校,都可以是“军事院校”的一所。

这个差别在三段论中我们再次提到,因为:

军事院校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

国防科技大学是军事院校;

所以,国防科技大学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

这样一个三段论之所以不成立,就在于两次出现的“军事院校”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这个三段论推理犯了“四概念”的错误。本来关于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内容是相当难懂的,我们运用这个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学生们就很容易接受了。而且,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就基本上不会再犯这样的概念错误。

逻辑学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我们要快速、准确的思考问题,就不能不讲逻辑。我在讲解选言推理时,曾让学生做了下面这个思考题题:

某学员班有5名学员,3名来自空军,2名来自海军,班长是海军。一个深夜,班长叫醒2名熟睡的学员去站夜岗,摸黑穿好衣服后,班长要求每人戴一顶大檐帽。一到走廊,班长说:“我的帽子戴对了,你们不准看自己头上的帽子,猜猜自己戴的是海军帽还是空军帽?先回答出来的可以加一次外出机会!”过了几秒钟,其中一个学员说:“我知道了……”“好,恭喜你这个月多一次外出机会。”班长对这个学员说。

问:这位学员戴的是什么军种的帽子?他是怎样推导的?

题解:该班军帽只有空军、海军两种,不是戴空军帽,就是戴海军帽。海军帽只有两顶,班长戴了一顶,剩下还有一顶。如果对方看到我戴的是海军帽,他会马上推出自己戴的是空军帽。但是对方看到我头上的帽子后不吱声,这说明我头上戴的是空军帽。其推理过程是:

我戴的帽子或者是空军帽,或者是海军帽;

我戴的帽子不是海军帽,(如果我戴的是海军帽,对方会马上推出自己戴的是空军帽;)

所以,我戴的是空军帽。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现实生活中思路快、判断准的人,总是具有很强的逻辑能力;即使一个人天赋很高,不讲逻辑也只会导致诡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逻辑学者苏越教授(也是我的授业恩师之一)在多年的逻辑教学和研究中,还发现:幽默的基础实际上是逻辑。不懂逻辑,也就理解不了幽默。

我们每门课程都有独特的价值。但是,如果不在讲授过程中与现实生活发生关系,学生们就容易产生“这门课除了拿学分还有什么用”之类的困惑。所以,我们在编写讲义时,一定要注意与现实生活接轨,这样才能“接地气”,学生才会有“学以致用”的收获。

(五)讲究趣味性

形容一个教师上课的语言“枯燥无味”,就像形容一个人的相貌“面目可憎”一样,是很低的评价。教师写讲义时,也像作家写文章一样,也要讲究语言的锤炼。由于课程讲义主要用于课堂讲授,生动幽默是必要条件,艰涩深奥的语言是没有观众的。我有一句被学生广为传送的话“理论的深刻并不预设语言的艰涩”。所以,“趣味性”就构成讲义重要的价值。

如何做到课程语言生动有趣?为什么有些课程,学生们在课上哈哈大笑,课后仍然抱怨这门课没意思呢?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课程“趣味性”的来源。我在国内国外许多著名高校听过很多课,发现好的老师,讲出有趣味的课程,一般都有这么三个特点:

一是知识面广,旁征博引,让学生闻所未闻。

例如,我们在讲到概念和语词的关系时,曾举了一个例子:

法国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小卷心菜”;阿拉伯人则用“我的黄瓜”;美国人把恋人称为“密”;芬兰人思恋情人时,称之为“温柔的小树叶”;希腊姑娘,对自己被他人称为“像金黄虫一样”,心里就感到高兴;波兰人则把自己的情人比喻为“饼干”;立陶宛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啤酒”;浪漫的维也纳人用“我的小蜗牛”来称呼心爱的人;南斯拉夫的加尔纽拉人则用“我的小草”来表达对恋人最炽热的感情。

可以说,这段文字的所有爱称,都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个概念,语词形式不同,意思却一样,但读来并不觉得雷同,反而妙趣横生。

有信息量、知识量的授课内容,会让学生感觉所学的课程本身就有意思,而不是教师在耍嘴皮子。那种哗众取宠的搞笑,不是真正幽默,也没有什么生命力。

二是独辟蹊径,出乎意料,让学生恍然大悟。

我们在讲到同一性规律时,讲到:由于人类语言的复杂性,有些字面上意思一致的词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例如:

20世纪20年代,军阀何健任湖南省省长,期间的一年清明节决定去岳麓山给他母亲扫墓。其下属为讨何健的欢心,要求各大报纸都必须及时配发新闻,并且指定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

有一家小报在接到这个新闻通稿后,就开始商量如何应对。这家小报的负责人对当时的反动当局的做法很反感,所以决定做点手脚。他说:

“这个新闻标题太文绉绉了,我们的读者是升斗小民,只怕看不懂这个标题。我们稍微做一下改动吧。所谓的其,也就是他;所谓的母,也就是妈,所谓的之,也就是的。所以,

“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也就是:

“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

我们明天就用这个标题见报。

实际上,每门课程中可能都有这种出乎意料的例子,让学生受到很大的启发。法律课上,我们总可以引用一些出乎意料的辩论案例;建筑课上,我们可以介绍一些引人入胜的设计;即使在数学这样的基础性课程中,我们也经常见到有些教师把数学史上那些出乎意料的发现过程展现出来,以此展示数学的美感和震撼。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乎人的灵魂,出乎意料的案例更是随处可见,关键要学会发现和改造。

三是形象生动,富于变化,学生印象深刻。

教学是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一门高超的表演艺术。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要有一定的表演成分。要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表演者,但首先必须是一个杰出的编著者。如果我们把课堂看成是一场表演,讲义就是脚本。要使课堂生动有趣,写讲义时,必须充分考虑课堂需要的情景,如果遇到有故事的内容,我们可以合理地将故事演绎出来。这时,课程讲义就类似于电影脚本,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例如,我们在讲到概念的限制这个问题时,举了清朝著名诗人、画家郑板桥的例子。

有一天,郑板桥到金山寺游览。他看见方丈室里挂了许多字画,就走进去欣赏。金山寺的方丈是个老和尚,他不认识郑板桥,见进来的这位游客穿戴平常、貌不惊人,以为是个一般游士,就爱理不理。后来又见这位游客看字画很认真,像个行家的样子,便招呼了一声:“坐。”郑板桥正在专心看字画,连忙应了一声。老和尚又漫不经心地吩咐小和尚:“茶。”小和尚答应了一声,准备倒茶。老和尚问郑板桥:“请问先生府上何方?”郑板桥回答说:“扬州兴化。”老和尚一听,客气多了,说:“贫僧也是扬州兴化人,我们是同乡啊!幸会幸会。请坐!”郑板桥刚坐下,小和尚端了杯凉茶进来,老和尚手一挥:“泡茶!”小和尚退了出去,泡了杯热茶来。老和尚与郑板桥交谈了一阵,问:“先生可认识兴化郑板桥吗?他的字画可是名扬四海呀!”郑板桥笑着说:“他的字画我都见过,没有什么了不起!”老和尚有点不高兴:“先生此言差矣!你看这里挂着的一幅墨竹,就是他画的,画得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堪称本寺一宝!”郑板桥笑了一笑,说:“这幅墨竹是我亲眼看着他画的。”老和尚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急忙问道:“那么,先生您是……”“敝人就是郑板桥!”老和尚顿时喜笑颜开,忙说:“久仰,久仰!”然后指着大红椅子说:“请上坐!”又向小和尚大声喊道:“泡好茶!”郑板桥坐在上首的椅子上,喝着刚泡好的好茶,与老和尚谈字论画。老和尚见这样一位名人光临,感到脸上增彩,态度更加殷勤。茶毕,郑板桥起身告辞,老和尚十分恳切地说:“贫僧想求大人留点墨宝,不知肯不肯赏光?”郑板桥犹豫了一下,脑海中浮现出老和尚前倨后恭态度的变化,然后微笑着提起笔,写了一幅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老和尚看了对联,窘得满脸通红。郑板桥的对联生动地讽刺了这位以貌取人的老和尚。对那种“看人说话”,对游客分等级接待的丑恶现象,巧妙地进行了揭露和讽刺。从逻辑的角度看,郑板桥的对联巧妙地运用了概念限制的方法。他根据事情发展的经过,抓住变化比较灵活的“坐”和“喝茶”这两件事逐步进行一级又一级的限制,巧妙地构成一联。在这里,词义相关,平仄相对,音调相谐实在是妙不可言。

我在编写这段内容的讲义时,就是使用了电影脚本的撰写方法,通过对郑板桥的睿智表演把逻辑智慧演绎出来,老师在讲解时,要身如其境,融入其中,把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与逻辑的知识推演有效结合起来,自然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三、几句题外话

总之,课程讲义的编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深入研究、仔细琢磨、精心编写、不断改进。我在《军事逻辑学概论》课程中积累了一点经验,也取得了一点成绩。当然,我今天讲的还只是一点不成熟经验,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想再说说的是,像我这样写讲义很费劲,甚至有人觉得不划算。但我告诉大家,我因此受益终生,我的所有重要成果都是在讲稿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我这个笨办法让我收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荣誉。比如我的军事逻辑学讲义经过几年的修改,先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军内教材使用,12年又修改成了专著《军事逻辑论》,在我军最权威的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2012年被“解放军报”列为向十八大献礼特别系列“十大最新军事学名著”之一重点加以介绍,与金一南的《苦难辉煌》排在了相同的版面;2013年被列为全军军事学硕士全国联考指定必读书目,目前全军开设逻辑学课程的军事院校基本上都使用了我们的教材。2014年该书在全军“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评选中,排在全军第6,目前已被列为全军“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发行量已超过5万册。

包括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等重要文章都来自教学。

总之一句话,坚持写讲义你将受益无穷。

 

作者简介

张青卫,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河北省理论人才五十人工程”人选。兼任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马哲史学会会员,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文理论体系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责任教授,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河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党的领导力提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逻辑与思维创新等领域成果颇丰,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0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河北省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一般项目10余项;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研究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光明网、人民网、求是网等转载。获得省部(军)级以上成果奖10余项。


关于2023年春季学期本研兼职辅导员半脱产学生干部招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11-24 浏览次数:

新时代学习讲堂(第一期)|张青卫:如何写好高水平讲义(根据录音稿整理)

image.png 

一、为什么要重视写讲义

“讲义”顾名思义,就教师为讲课而编写的教学资料,是每个负责任的老师都应该干的事。只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写,嫌麻烦,特别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弄个课件,搞点新媒体技术的东西,加上三寸不烂之舌,足以应付学生,还花什么时间写讲义呢?我得节省时间去写论文,搞科研呀!因为大学都有科研的要求,特别是年轻老师,要评职称,必须发核心期刊论文,所以在讲义上投入太多的时间,就没时间搞科研了。这其实是个大误区。这也是导致我们平时讲的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于我们思政课老师来说,这个问题更严重。我们目前很多老师年平均课时量超过900,不堪重负呀,还要在教学之外做什么科研!简直天荒夜谈,做出来的科研也是凑数的科研,不是学问,最多算是学术。因此对于我们思政课老师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围绕教学搞科研,这是我们学院必须坚持的一个办院理念。也是我在多年来思考和处理思政课老师教学与科研之间矛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围绕教学做科研”,简单地讲就是围绕教学内容本身进行研究,提搞对教学内容本身的专业性研究。这要求我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三个面向:一是面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重大问题的研究。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核心区别就是要讲“理论”,讲什么理论呢?当然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必需彻底,才能掌握群众。如何才能彻底呀,那就必须加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问题的深入研究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生命力及其发展方向。二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研究。把握时代的脉搏,密切关注现实中新情况、新问题,能够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回答和解释,我们搞马克思主义的,无论你搞什么方向,都得直面时代问题,要对时代提出的问题作出深刻的理论回答。三是面向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研究。了解我们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关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关注并解答他们的思想困惑,才能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内心,受到他们的欢迎和认可。总之,我们提倡,教学围绕学生转,科研围绕教学转,理论围着现实转,彻底克服教学科研两张皮的现象,彻底抛弃与提升思政课质量无关的科研。

意义问题我不多讲了,下面我重点讲讲如何写的问题。

二、写好讲义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要讲好一门课,写好讲义是成功的关键,一个好的讲稿会让一个表达不是很好老师把课讲好;而一个表达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讲稿,他无论如何会表演,也很难把课真正讲好。讲义犹同于剧本,再好的演员,没有好的剧本,他也没办法把戏演好。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如何才能写好教学讲义呢?总结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经验,我觉得主要应该把握如下几点:

(一)突出独特性

我们讲的“思政课”,肯定要突出政治性,口径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家可能会觉得“共通性”才是我们课程的思政核心。但是我认为,“独特性”,也就是“突出特色”,才是一门课程的核心。马克思就曾经深刻地指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把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解释得入木三分。越是有个性的东西,越是具有普遍价值。就教学而言,越有个性和特色,越有借鉴价值。其实,注重个性,也可以理解为注重“针对性”,比如同样讲道德伦理,在中国课堂讲授“圣经故事”,就可能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在西方国家引用“二十四孝图”,也会是对牛弹琴。“共通性”的内容必须融入到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学生知识结构、特定的问题中进行讲述,才能把问题讲深讲透,引发学生的思考,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如果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即使是讲授成熟教材、优秀教材,也讲不出味道。

所以,我们在编写教学讲义时,一定要深入研究自己所讲课程的特点,形成自己对这门课的独特理解,写出来的讲义才适合自己讲,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到这门课的核心知识体系,从而真正掌握这门课的精髓。

以我在国防科技大学所主讲的《逻辑学概论》课程为例。为什么不以我讲得更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讲义为例呢?因为我尽管写了很多“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的讲义,可是没有正式出版,这些年一直在筹划出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二十讲》,底稿已经有了,可是总是不满意,加之琐事缠身,没有整块得时间拿出来认真整理。所以不是硬货,牛皮不好吹。都没有正是出版,你凭什么说它是高水平讲义?而军事逻辑学概论的教材已经出了,还出了相关专著,也获了奖,所以讲起来自信点。尽管它不是思政课教材,但道理是一样。所以,往下所举例子都是《军事逻辑学概论》讲义编写过程的例子,这也回答了我讲课的副标题。

大家都知道,逻辑学课程是一门典型的“通识课”,目标是教会学生正确的进行思考和推理,在与自己和他人、团队交流时形成连贯、一致的思路和交流平台。我原来所在的国防科技大学是一所军事院校,学生将来都要从事军事指挥工作。我们知道,军事斗争是极端激烈和残酷的,来不得半点推理错误,否则就可能全盘皆输。因此,未来的军事指挥员必须具备严密的思维,审慎的推理,科学的决策。也就是说,必须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结合学校浓厚的军事氛围和丰富的军事案例积累,我们在《逻辑学概论》课程中全程融入军事特色,并将之改造成《军事逻辑学》课程,既用军事案例解说复杂的逻辑学知识,也教会学生在军事斗争中正确运用推理技巧。

例如,在巴基斯坦当地时间2011年5月2日,美国特种部队击毙了“911”事件的头号嫌疑犯本•拉登。美军和拉登围绕抓捕和逃亡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博弈,过程相当精彩。我们在向学生说明军事斗争的复杂性和军事推理的严密性时,就按照逻辑推理的形式,重新解读了这个案例。

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以来,就把搜寻拉登并将其除掉作为反恐战争的重要目标。拉登知道美国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使用通讯设施容易被美国发现与跟踪,故在他的住处没有电话线和互联网。由于拉登对美国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搜索早有准备,使得美军长期以来难以追踪到他。后来,在美军审讯被俘的“基地”高级武装分子时,一名深受拉登信任的信使反复被提及,这就引起了美国情报部门的高度重视。最终,美国情报人员找到了这名信使的下落,并顺藤摸瓜发现了拉登的藏身地。

我研究这个案例发现,在美军搜索拉登的行踪和住处的十年间,双方实际上展开了几个来回的逻辑思维较量,我把其中蕴含的逻辑推理整理如下:

美国在最初追踪恐怖分子时,有这样一个逻辑推理: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所有使用手机、网络的人都会暴露身份,

所有暴露身份的人都可以被追踪、逮捕,

所以,通过追踪手机、网络,就可以追踪特定的人并加以追捕。

这是一个典型的AAI三段论推理。美军、俄军、以军运用这个推理,抓捕、击毙了许多恐怖分子。

拉登分析美军的推理,采取相应对策,不使用手机、网络,成功逃避了10年的追捕,我可以把他的推理整理如下:

如果不使用手机、网络,就不会轻易暴露身份;

拉登不使用手机、网络,

所以一直没有暴露身份。

这是一个典型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肯定前件式推理。这个正确的推理帮助本•拉登逃避了多年的追捕。

美军在经过10年失败的追踪后,总结经验教训,掌握了拉登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更复杂的推理:

拉登如果使用手机、网络,就会暴露身份;

拉登没有暴露身份,

所以拉登没有使用手机、网络。

这是典型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否定后件式推理。

美军在此基础上继续推理:

拉登要进行恐怖活动,就必须与外界联系;

拉登与外界联系,要么通过手机、网络与外界联系,要么通过传统的信使方式与外界联系;

拉登没有使用手机、网络与外界联系,

那么拉登必然要通过传统的信使方式与外界联系。(美军通过反复调查,发现拉登是通过专用信使与外界联系的)

这是典型的不相容选言命题否定肯定式推理。

美军通过追踪拉登的信使,花了4年时间,终于确定了拉登的位置,最终一举击毙拉登。从10多年的反恐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与拉登恐怖组织之间充分展现了逻辑智慧的较量。

通过这样的综合案例教学,学生们就对军事斗争中的逻辑智慧较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会到了正确进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为了在讲义编写中全程贯穿军事特色,我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需要从大量的战争史资料中梳理出逻辑问题,然后加以准确的讲解。例如,我们在讲到“概念”这个问题时,要讲清楚“概念”与“语词”的关系,防止出现概念混乱。这个问题在地方高校的逻辑学教学中是比较简单的,因为生活中的概念混乱情况非常多。而在军事斗争中,概念混乱的情况相对较少。我们仔细搜集因为概念混乱导致战场失利的情况,最后给学生讲了这个案例:

【案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发生一起因电文用词不当而致战斗失利的事。某部步兵第一营经过两天激战,向团指挥所发出了一份电报:“我营一连攻占210、220高地,伤亡较大,下步如何行动,请指示。”

团指挥所接到电报后分析:该营一连伤亡较大,二、三连仍有战斗力。于是,就回电该营:“一连休整,二连坚守210、220高地,三连向235高地发展。”

结果呢?该营不但不能向235高地发展,反而由于敌人的反击,丧失了原有的阵地。什么原因呢?就因对电文中“一连”一词发生了误会。这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就是营、团指挥员对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缺乏应有的知识和慎重的考虑所造成的。

分析:这次战斗失利就是由于对“一连”这个语词与概念的关系发生误会造成的。从营指挥所来看,“我营一连攻占”的“一连”并不是表达第一连、第二连这样的概念,而是表达“连续作战”的概念。因此“伤亡较大”是就全营而言的。但是,团指挥所却把它误解为“第一连”,于是又下达了新的战斗任务,结果使该营不但不能完成新的战斗任务,反而丢失了原有的阵地。如果营指挥所在起草电文时,避免“一连”这样容易发生歧义的词,而将电文改为“我营连续攻占210、220高地…”,那么,团指挥所就不会发生误会了。

这样一些军事特色鲜明的案例,使学生们深深认识到军事斗争中掌握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效果奠定了基础。

由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军事特色,贴近了军校学员的实际,我的这门课程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欢迎和很多督导专家的推崇,由我个人的选修课,开成全校的必修课,以重点课程建设为牵引组建了一个教学团队。学校督导组和专家组在重点课程验收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本课程贴近军校学员实际,整个逻辑学课程教学组“人人优秀,堂堂精彩”。所有的教师都得到学校优秀教学评价。我指导的两位教员参加学校的教学能手比赛都获大奖,可见,编写有特色的讲义在教学效果中是多么的重要。

(二)强化理论性

我们之前提到,用富有军事特色的案例进行教学,要把课程的理论内容融入到军事特色中去。对于理论内容而言,我一直特别强调教学的理论品味,也就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层次,体现出大学课程的特点来。不能满足于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迎合青年学生胃口。所以我们在编写课程讲义时,一定要吃透课程的理论体系,最好组织课程团队集体研讨,把课程内容完整、准确的呈现出来,并一定要体现出课程理论的前沿发展,这一点对于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讲尤为重要,这也是“用学术讲政治”的基本要求。这一点我前面已经强调过了。

还是以《军事逻辑学》课程为例。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可以说,逻辑学是人类最早理论化、体系化、可传授的学科。亚里士多德早在2000多年前就完整地表述了古希腊的逻辑学体系,古印度形成了“因明学”体系,而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名家都有完整的逻辑体系,儒家、道家的许多思想家也有丰富的逻辑学思想。我在强化课程教学的理论性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积极开展逻辑学史教学研究。

在一门课程中开展学科发展史的教学,我认为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对于深入理解一门学科来说,厚重的历史感始终是必要的。熟悉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了解有关理论的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准确地理解这些理论,梳理这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体系所经历的发展历程,有助于让学生了解知识体系的整体状况,了解学科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形成、如何解决、又是如何塑造这门学科的。

为了展现逻辑学体系的概貌,我在主要内容讲解之前,首先进行了逻辑学发展史的讲授。我们将逻辑学的发展历史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三源并起”——逻辑学的产生。

古代的中国、印度、希腊三个文明古国,都曾经历了一个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时代,相应地都孕育了具有各自特点的逻辑学思想。它们都对思维形式规律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在中国称作“明辨学”,印度称作“因名学”,古希腊则叫“逻各斯”,尽管名称各异,但所指大体相同,都是指一种研究思维形式规律的学问。因此,三个国家并称为逻辑学的三大发祥地。我借鉴了北师大一个老师思想,称之为“三源并起”。

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的形式逻辑几乎“同步”产生,其原因大同小异:①它们都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历史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亟需要“明是非”、“辨异同”、“察明实”、“决嫌疑”,这就为普通形式逻辑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环境;②它们都面对哲学派系丛生,观点分歧,诡辩迭起,论辩成风,这就为逻辑推理和论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极大的机遇;③它们都在哲学、数学、心理学、天文学等科学方面有长足的发展,这就为传统形式逻辑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④它们都重视词源学、语义学和修辞学等语言科学的研究,对于思维形式(概念、命题、推理)相对应的语言形式(词语、句子、句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这就为逻辑思维形式的表达引进了语言手段。

第二阶段:“普遍语言”理想的追求——逻辑学的发展。

自中世纪结束到现代逻辑产生之前的这一时期,正如同自然科学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其划时代的发展一样,逻辑学也开始有了历史性转折的迹象。这个历史性转折迹象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逻辑从对演绎的注重转向对归纳及思维方法的注重;二是在传统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出现了现代逻辑的萌芽和构想。

从古希腊所产生的逻辑科学,经过欧洲学者,特别是近代英国、法国和德国学者的思考开始了其理论创新的发展阶段。表现这一转折迹象的主要学者是英国的哲学家培根和穆勒、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尔以及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等。随后,英国数学家布尔,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弗雷格,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和怀特海,对现代逻辑学发展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发展出了现代数理逻辑。现代数理逻辑的核心是两个演算——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也称之为现代形式逻辑或狭义的现代逻辑。在当代,以现代逻辑为基础,将现代逻辑应用于各个领域、各个学科,从而出现了广义的各种各样的现代逻辑分支。

第三阶段:“三源交汇”——逻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前面我们分别介绍了世界逻辑的三大源头:中国的先秦的明辨学、古希腊的逻辑学、古印度的因明学。

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因明学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西藏,形成了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两个大系。

17世纪,明代的李之藻与葡萄牙传教士傅汛际把葡萄牙高因盘利大学耶稣会的逻辑讲义《名理探》(原名《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概论》)译为汉文,开了译入西方逻辑著作的先河。清朝末年,著名学者严复把19世纪在英国流行的两本逻辑教科书——《穆勒名学》(英国人穆勒著)和《名学浅说》(英国人耶方斯著)译成汉文,从此培根所创立并为穆勒所发展的归纳逻辑被介绍到我国。

20世纪初,这三种不同的逻辑形态在中国的思想界或系统输入、或复苏,在中国的文化舞台上交汇,揭开了20世纪中国逻辑研究的序幕,为而后百年的逻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

目前,中国广大逻辑工作者对传统形式逻辑的性质、对象、作用、现代化、形式化、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以及改革形式逻辑教学体系与内容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逐步取得了共识,使逻辑学的研究和教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通过逻辑学发展史的教学,学生们普遍感受到逻辑学源远流长,在每个思想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必定以新的逻辑思想,也就是新的思维方式的出现为先声。这样,厚重的学科历史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兴趣。

二是注重体系的完整。

学生的学习讲究“学以致用”,而问题在于:学生将会面临哪些具体“问题”,要用到哪些“理论”,是无法事先完全预知的。所以,关键是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具备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要做到这点,必须让学生完整、准确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把对方法、工具、思路的培养融贯到知识体系的教学中,才能够摆脱传统的学手艺、学操作的模式,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思路开阔、功底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军事逻辑学》课程教学中,国防科技大学有18课时、24课时、36课时的三类教学,分别对应不同的教学对象。不管是哪类教学对象,我在讲义中都要求涵盖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要把逻辑学的体系讲清楚。形式逻辑的主要内容,如概念、判断、推理,逻辑基本规律,证明与反驳等等,都包括了进来。现代逻辑的主要发展,如谓词逻辑、归纳逻辑、模态逻辑,都进行了介绍。这样,学生既能掌握逻辑学的基本思路,也具备进一步探索现代逻辑学前沿的基本能力。

三是注重理论前沿的研究。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课程知识体系的最新发展前沿穿插进去,教材总是滞后于理论前沿的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跟踪所讲课程的理论前沿。由于社会实践的快速发展,我们在教材里学到的东西很快就会过时,特别是当前知识更新太快,每3年翻一番,有教材还没写完,可能有些知识就过时了,你看我们18版的教材才出来,很快过时了,特别是毛中特教材,教育已经要求重点马院面向全校学生专门开一门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迟早也得开,毛中特教材后面怎么讲,怎么区分?所以,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该努力关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理论前沿的发展,把理论前沿的发展成果运用于快速发展的现实,及时进课堂,这样才能真正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

例如,在逻辑课程教学中,大纲只要求进行形式逻辑的教学,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准确性和创新性,但是我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够掌握的逻辑学知识绝不限于此。所以,我积极跟国内外逻辑学界开展学术交流,多次到国内逻辑学研究重镇——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学习、进修、参加研讨班,到英国后也专门抽出半年时间到分析学派的中心——牛津大学哲学系参加分析哲学的研讨,我的博士论文就展开了对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用分析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进程。我在英国学习期间,发现英国大学教师特别注重课程教学及时跟进理论前沿,他们在每一节的教学讲义中,都要列出大量的文献,反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要求学生课前阅读,以便在课堂中讨论,并把研究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讲义中。

我要求课程组通过对学科前沿的深入了解和自身的研究,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概念时,涉及到概念分类的问题。我们由对概念是否都具有指称对象的思考,将逻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可能世界语义学”引入到“虚概念”与“实概念”这个分类的研究中。

在讲述之前,我们首先把学生引入到电影《阿凡达》描绘的“潘多拉星球”的神奇世界:

电影《阿凡达》描绘一场人类企图征服潘多拉星球以获取其丰富资源的战争。影片中描绘的潘多拉星球 (Pandora)其属于阿尔法半人马星系,即阿尔法半人马星系B-4号行星,大小与地球相差无几。地球人来到潘多拉以后,发现这里的美景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拥有无与伦比的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高达900英尺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种动植物还会发出光,如同梦中的奇幻花园,令人流连忘返。

然而,我们在讲课中没有停留在对着魔幻世界的欣赏,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由感性的体悟进入到理性的思考,明确地指出,美丽的潘多拉并不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天体,只是《阿凡达》电影制片者虚构的一个概念神话,更多地象征着人类对未来美好太空进军的向往。

接下来把可能世界语义学理论引入到对“潘多拉”这一概念的分析,指出“潘多拉”这个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没有现实的指称对象,这样概念,逻辑上叫做“虚概念”。

虚概念相对于实概念而言,它们以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在现实中存在为划分标准,也就是以其存不存在现实的指称对象为划分依据。如果一个概念不存在现实的指称对象,或者说它所反映的对象在现实中不存在,就叫虚概念,如潘多拉、阿凡达、孙悟空、林黛玉等等;如果一个概念存在着现实的指称对象,或者说它所反映的对象在现实中存在,就叫实概念,如地球、天安门、克林顿、奥巴马等等。

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指出,有些教材把我们这里说的虚概念,叫做空概念,并且把它与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对应,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概念的划分必须有一定的标准,而且同一层次的划分标准必须同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的划分标准是概念所反映的外延数量的多少问题;空概念(我坚持叫做“虚概念”)则是从其反映对象在现实中是否存在的角度来说的。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在现实世界中没有指称对象,并不能说它没有指称对象,它在可能世界是有自己明确的指称对象的。比如“孙悟空”这个概念,在现实世界没有指称对象,可是在《西游记》这部小说的可能世界中,是有明确所指的,就是那位从石头中出世,住在花果山,大闹天宫,后来又保唐僧西天取经的美猴王。在人们的头脑中这个形象活灵活现,而且是唯一的,是一个单独概念。前面我们讲概念的概述就说到,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这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缺一不可。内涵是概念反映事物的属性,外延则是概念反映事物对象的数量,没有外延的概念是没有的。“空概念”的坚持者,把空概念说成是外延等于零的概念,从而将之与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对应(见黄华新,1999年),没有抓住“虚概念”外延对象在现实世界无所指,而在可能世界却有所指的本质特征。

这就解决了“什么是虚概念”这样一个重大的逻辑学基础理论问题。许多逻辑学专家都认同我们的思路和讲法。

再比如,在讲逻辑基本规律时,发现有些学员对于“混淆概念”与“偷换概念”、“一般逻辑错误”和“诡辩”的区分总是模糊不清。我们着重以墨子“杀盗非杀人”这个命题在学界的争议为例(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深入讲解了什么是“混淆概念”,什么是“偷换概念”,什么是诡辩和一般逻辑错误的区别。我们经过两年的探索后,把我们的思路写出来发表在CSSCI刊物《船山学刊》上,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所以我认为,要写出好的授课讲义,理论性、研究性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说,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研究,是讲好课的重要基础。这种研究,不能是泛泛的查找资料、综合观点、加点故事,形成教案;而应该是进入到学科前沿,把本学科理论世界的精彩纷呈充分地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这样课才叫有品味,这样课才真正有点头率,才能进到学生的心坎里。这样的课,不可能不成功!这比哪些纯粹借助技巧,借助技术,追求轰动效应的课不知要高多少倍!

(三)讲究启发性

编写课程讲义,不单单是把自己要讲的内容编到讲义中去,还要考虑学生参与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讲义中预留很多“接口”,把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这些“接口”,就是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实质上就是围绕课程的核心问题、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逐步逼近问题的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掌握了这些艰难的知识,享受到了探索的乐趣,课堂效果当然就会大大提高。

如何在课程讲义中加强启发性?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问题前置。

我们在每个专题、每次课开始的时候,都通过讲述引人入胜案例,在案例中设置启发性的问题。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参与解决。学生们在解决问题中,任何想法中的合理因素都会得到鼓励,这样学生们就逐渐逼近问题的核心。最后,当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学生们就能够感受到这个理论的重要性,从而认真的投入学习。这样实际上,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理论知识交给了学生。

例如,我在逻辑学课程中讲到“概念间的关系”时,首先抛出一个问题:

某部机关军务处为了召集机关战士进行节日防护教育,下发了一则通知。通知说:“为了进行节日防护教育,机关全体战士、炊事员、警卫员、通讯员于今晚7时到小礼堂开会。”通知一出,许多战士纷纷表示不满。

战士不满,表明有了问题。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二是逐步引导。

以上面我们提到的问题为例。学生们开始感觉到“炊事员、警卫员、通讯员”不应该与“机关全体战士”全体战士并列,因为“机关全体战士”包括“炊事员、警卫员、通讯员”等等。教师就顺势鼓励学生用图案来表示这种关系。经过引导,学生们慢慢画出了概念间可能有的六种关系:

image.png 

这就是著名的“欧拉图”,由18世纪著名瑞士数学家欧拉所发明,在数论、图论、逻辑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学生们感觉到:只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也可以像大数学家一样思考,都感到很兴奋。

三是顺势扩张。

在课堂设计中,一旦引导学生成功的解决了问题,学生就处于一个兴奋期,思维非常活跃,这时候进行的讲解就很容易被学生吸收、内化。我们在上面通过分析问题、引入欧拉图之后,全面讲解了概念的的各种关系,利用欧拉图来进行概念的各种操作,包括概念的限制、概括、定义、划分等方法,同时展示各种错误运用概念的情况。

我们在编写讲义时,只有注重启发性,用富有吸引力的思考把学生融入到课堂上来,才能真正让学生自主掌握课程内容,并成为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四、注重实用性

每一门课程都有它自身的定位。这个定位实际上就是课程所能起的作用,也就是课程的实用性。这个实用性,可能是直接有助于开展某一项工作,也可能是改善了思维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能是带来一定的乐趣、提高生活的品味。我们在编写课程讲义时,应该时时注意把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考虑进去,让学生们体会到内容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改变以往对现实生活中一些“想当然”的想法。

我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我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贴近生活,我最近给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就是教我们如何生活得更美好的学问。学生特别喜欢我用这种方式来展开对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讲述,而且得出了“跟张老师学马克思主义原来真的很玩”的结论。不仅讲马克思,我讲《逻辑学》课程,同样强调逻辑学也要贴近生活,要从实际生活中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我在编写第一章“概念”的讲义时,就把我的一次生活经历编写进去了。

2011年,在解放军总政治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生选培办公室组织的清华、北大国防生推免招生会上,在这个招聘会上,有几个同学问我,国防科技大学怎么不在北京?要是在北京多好,我们都可以争取去读书。还有一个同学说得更为风趣,他说,军事院校全国各地都有,为什么国防科技大学只在长沙呀?要是它遍布在全国各地多好呀!呵呵。

我们细想一下,这位同学幽默的愿望中包含了这样一个推理:

军事院校是遍布在全国各地的;

国防科技大学是军事院校;

所以,国防科技大学是遍布在全国各地的。

要真是这样就好了,大家随处都可以上“国防科技大学”,也就用不着推荐,用不着进行各种各样的考核了。

题解: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出在这位同学不了解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军事院校是遍布在全国各地的”这个判断中,“军事院校”这个概念是个集合概念,只能在“集合体”的意义上使用,而集合体的个体不具有集合体的性质,也就是说,军队任何一所学校都不能自己不自己等同于这个“军事院校”;而“国防科技大学是军事院校”中的“军事院校”,是个非集合概念,像国防科技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南京政治学院等学校,都可以是“军事院校”的一所。

这个差别在三段论中我们再次提到,因为:

军事院校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

国防科技大学是军事院校;

所以,国防科技大学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

这样一个三段论之所以不成立,就在于两次出现的“军事院校”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这个三段论推理犯了“四概念”的错误。本来关于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内容是相当难懂的,我们运用这个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学生们就很容易接受了。而且,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就基本上不会再犯这样的概念错误。

逻辑学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我们要快速、准确的思考问题,就不能不讲逻辑。我在讲解选言推理时,曾让学生做了下面这个思考题题:

某学员班有5名学员,3名来自空军,2名来自海军,班长是海军。一个深夜,班长叫醒2名熟睡的学员去站夜岗,摸黑穿好衣服后,班长要求每人戴一顶大檐帽。一到走廊,班长说:“我的帽子戴对了,你们不准看自己头上的帽子,猜猜自己戴的是海军帽还是空军帽?先回答出来的可以加一次外出机会!”过了几秒钟,其中一个学员说:“我知道了……”“好,恭喜你这个月多一次外出机会。”班长对这个学员说。

问:这位学员戴的是什么军种的帽子?他是怎样推导的?

题解:该班军帽只有空军、海军两种,不是戴空军帽,就是戴海军帽。海军帽只有两顶,班长戴了一顶,剩下还有一顶。如果对方看到我戴的是海军帽,他会马上推出自己戴的是空军帽。但是对方看到我头上的帽子后不吱声,这说明我头上戴的是空军帽。其推理过程是:

我戴的帽子或者是空军帽,或者是海军帽;

我戴的帽子不是海军帽,(如果我戴的是海军帽,对方会马上推出自己戴的是空军帽;)

所以,我戴的是空军帽。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现实生活中思路快、判断准的人,总是具有很强的逻辑能力;即使一个人天赋很高,不讲逻辑也只会导致诡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逻辑学者苏越教授(也是我的授业恩师之一)在多年的逻辑教学和研究中,还发现:幽默的基础实际上是逻辑。不懂逻辑,也就理解不了幽默。

我们每门课程都有独特的价值。但是,如果不在讲授过程中与现实生活发生关系,学生们就容易产生“这门课除了拿学分还有什么用”之类的困惑。所以,我们在编写讲义时,一定要注意与现实生活接轨,这样才能“接地气”,学生才会有“学以致用”的收获。

(五)讲究趣味性

形容一个教师上课的语言“枯燥无味”,就像形容一个人的相貌“面目可憎”一样,是很低的评价。教师写讲义时,也像作家写文章一样,也要讲究语言的锤炼。由于课程讲义主要用于课堂讲授,生动幽默是必要条件,艰涩深奥的语言是没有观众的。我有一句被学生广为传送的话“理论的深刻并不预设语言的艰涩”。所以,“趣味性”就构成讲义重要的价值。

如何做到课程语言生动有趣?为什么有些课程,学生们在课上哈哈大笑,课后仍然抱怨这门课没意思呢?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课程“趣味性”的来源。我在国内国外许多著名高校听过很多课,发现好的老师,讲出有趣味的课程,一般都有这么三个特点:

一是知识面广,旁征博引,让学生闻所未闻。

例如,我们在讲到概念和语词的关系时,曾举了一个例子:

法国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小卷心菜”;阿拉伯人则用“我的黄瓜”;美国人把恋人称为“密”;芬兰人思恋情人时,称之为“温柔的小树叶”;希腊姑娘,对自己被他人称为“像金黄虫一样”,心里就感到高兴;波兰人则把自己的情人比喻为“饼干”;立陶宛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啤酒”;浪漫的维也纳人用“我的小蜗牛”来称呼心爱的人;南斯拉夫的加尔纽拉人则用“我的小草”来表达对恋人最炽热的感情。

可以说,这段文字的所有爱称,都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个概念,语词形式不同,意思却一样,但读来并不觉得雷同,反而妙趣横生。

有信息量、知识量的授课内容,会让学生感觉所学的课程本身就有意思,而不是教师在耍嘴皮子。那种哗众取宠的搞笑,不是真正幽默,也没有什么生命力。

二是独辟蹊径,出乎意料,让学生恍然大悟。

我们在讲到同一性规律时,讲到:由于人类语言的复杂性,有些字面上意思一致的词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例如:

20世纪20年代,军阀何健任湖南省省长,期间的一年清明节决定去岳麓山给他母亲扫墓。其下属为讨何健的欢心,要求各大报纸都必须及时配发新闻,并且指定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

有一家小报在接到这个新闻通稿后,就开始商量如何应对。这家小报的负责人对当时的反动当局的做法很反感,所以决定做点手脚。他说:

“这个新闻标题太文绉绉了,我们的读者是升斗小民,只怕看不懂这个标题。我们稍微做一下改动吧。所谓的其,也就是他;所谓的母,也就是妈,所谓的之,也就是的。所以,

“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也就是:

“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

我们明天就用这个标题见报。

实际上,每门课程中可能都有这种出乎意料的例子,让学生受到很大的启发。法律课上,我们总可以引用一些出乎意料的辩论案例;建筑课上,我们可以介绍一些引人入胜的设计;即使在数学这样的基础性课程中,我们也经常见到有些教师把数学史上那些出乎意料的发现过程展现出来,以此展示数学的美感和震撼。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乎人的灵魂,出乎意料的案例更是随处可见,关键要学会发现和改造。

三是形象生动,富于变化,学生印象深刻。

教学是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一门高超的表演艺术。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要有一定的表演成分。要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表演者,但首先必须是一个杰出的编著者。如果我们把课堂看成是一场表演,讲义就是脚本。要使课堂生动有趣,写讲义时,必须充分考虑课堂需要的情景,如果遇到有故事的内容,我们可以合理地将故事演绎出来。这时,课程讲义就类似于电影脚本,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例如,我们在讲到概念的限制这个问题时,举了清朝著名诗人、画家郑板桥的例子。

有一天,郑板桥到金山寺游览。他看见方丈室里挂了许多字画,就走进去欣赏。金山寺的方丈是个老和尚,他不认识郑板桥,见进来的这位游客穿戴平常、貌不惊人,以为是个一般游士,就爱理不理。后来又见这位游客看字画很认真,像个行家的样子,便招呼了一声:“坐。”郑板桥正在专心看字画,连忙应了一声。老和尚又漫不经心地吩咐小和尚:“茶。”小和尚答应了一声,准备倒茶。老和尚问郑板桥:“请问先生府上何方?”郑板桥回答说:“扬州兴化。”老和尚一听,客气多了,说:“贫僧也是扬州兴化人,我们是同乡啊!幸会幸会。请坐!”郑板桥刚坐下,小和尚端了杯凉茶进来,老和尚手一挥:“泡茶!”小和尚退了出去,泡了杯热茶来。老和尚与郑板桥交谈了一阵,问:“先生可认识兴化郑板桥吗?他的字画可是名扬四海呀!”郑板桥笑着说:“他的字画我都见过,没有什么了不起!”老和尚有点不高兴:“先生此言差矣!你看这里挂着的一幅墨竹,就是他画的,画得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堪称本寺一宝!”郑板桥笑了一笑,说:“这幅墨竹是我亲眼看着他画的。”老和尚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急忙问道:“那么,先生您是……”“敝人就是郑板桥!”老和尚顿时喜笑颜开,忙说:“久仰,久仰!”然后指着大红椅子说:“请上坐!”又向小和尚大声喊道:“泡好茶!”郑板桥坐在上首的椅子上,喝着刚泡好的好茶,与老和尚谈字论画。老和尚见这样一位名人光临,感到脸上增彩,态度更加殷勤。茶毕,郑板桥起身告辞,老和尚十分恳切地说:“贫僧想求大人留点墨宝,不知肯不肯赏光?”郑板桥犹豫了一下,脑海中浮现出老和尚前倨后恭态度的变化,然后微笑着提起笔,写了一幅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老和尚看了对联,窘得满脸通红。郑板桥的对联生动地讽刺了这位以貌取人的老和尚。对那种“看人说话”,对游客分等级接待的丑恶现象,巧妙地进行了揭露和讽刺。从逻辑的角度看,郑板桥的对联巧妙地运用了概念限制的方法。他根据事情发展的经过,抓住变化比较灵活的“坐”和“喝茶”这两件事逐步进行一级又一级的限制,巧妙地构成一联。在这里,词义相关,平仄相对,音调相谐实在是妙不可言。

我在编写这段内容的讲义时,就是使用了电影脚本的撰写方法,通过对郑板桥的睿智表演把逻辑智慧演绎出来,老师在讲解时,要身如其境,融入其中,把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与逻辑的知识推演有效结合起来,自然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三、几句题外话

总之,课程讲义的编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深入研究、仔细琢磨、精心编写、不断改进。我在《军事逻辑学概论》课程中积累了一点经验,也取得了一点成绩。当然,我今天讲的还只是一点不成熟经验,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想再说说的是,像我这样写讲义很费劲,甚至有人觉得不划算。但我告诉大家,我因此受益终生,我的所有重要成果都是在讲稿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我这个笨办法让我收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荣誉。比如我的军事逻辑学讲义经过几年的修改,先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军内教材使用,12年又修改成了专著《军事逻辑论》,在我军最权威的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2012年被“解放军报”列为向十八大献礼特别系列“十大最新军事学名著”之一重点加以介绍,与金一南的《苦难辉煌》排在了相同的版面;2013年被列为全军军事学硕士全国联考指定必读书目,目前全军开设逻辑学课程的军事院校基本上都使用了我们的教材。2014年该书在全军“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评选中,排在全军第6,目前已被列为全军“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发行量已超过5万册。

包括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等重要文章都来自教学。

总之一句话,坚持写讲义你将受益无穷。

 

作者简介

张青卫,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河北省理论人才五十人工程”人选。兼任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马哲史学会会员,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文理论体系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责任教授,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河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党的领导力提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逻辑与思维创新等领域成果颇丰,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0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河北省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一般项目10余项;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研究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光明网、人民网、求是网等转载。获得省部(军)级以上成果奖10余项。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pyRight 河北工业大学 |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5003053号-1 津教备0020号 |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