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竟辉:《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4-07 浏览次数:

1681636941813.png

803f8c5a395f168374140a097acba23b.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等多个重要场合,论述了“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深远命题,并明确指出“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这充分表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诚然,作为一个新概念、新范畴,“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外延方面,都有待学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就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从思维方法的整体视角出发,通过强化问题意识、融合意识、宣传意识、学习意识、学科意识和斗争意识,着力促进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形成、话语体系的表达、媒体传播的延展、人才队伍的培养、思想竞争力的巩固,积极探索创新发展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问题意识,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供给力

唯物史观认为,理论的根本任务就在于解决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声”。可以说,理论上的每前进一步,都是在回答或解决问题中完成的。回顾改革开放 40 余年的历史可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是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开启的,又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不断发展的。进入新时代,面对前进道路上潜在的风险挑战,“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正是如此,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围绕世情、国情、党情和社情,在鲜活的实践中坚持并发展着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致力推进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关于时代发展进步的理论,不断解决时代问题是其时代使命,它对时代问题的回答就是其理论内容的展现。因而,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首先,树立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问题来源于矛盾双方的对立冲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有矛盾这一问题,曾一度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后来毛泽东同志进行了缜密的论证,并给出了明确回复。他认为:“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继而指出,即使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其“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从而承认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各种矛盾的现实。也正是在这一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我们党和政府围绕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正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确实也存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为了所谓的“政绩好看”,无视甚至极力掩藏其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发现的客观问题,下基层调研也是“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即使明明知道“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以上形式主义作风是逃避问题的典型案例,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推进,也更谈不上为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丰富的现实素材。因而,在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极力打击这股歪风邪气,坚持实事求是,教育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不断发现、彻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逐步为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构筑起坚实的理论根基。这也表明,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问题,是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

其次,区分问题存在的主次地位。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可谓是数量庞大、多种多样,既包括少数个人或群体存在的私人问题、个别问题,也包括绝大多数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还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仅仅需要个别人的对话协商就能够解决,也可能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或者直接干涉才能够化解。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 世纪中叶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任所在,维护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职责所系。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于其深刻的人民性,而作为脱胎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自然也是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科学理论。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虽是“人类精神的精华”,但它不可能囊括并一一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所有问题。这就意味着,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要对我们党和政府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一个总体的区分辨识,以找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上”。只有努力找到并详细区分这些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以此为基础和指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才能在解决各种问题中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再次,找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创新发展其理论内容的。因而,在区分辨识关于社会发展的、人民群众普遍希望得到解决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还要“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按条条谋篇布局”,有规划地解决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密切关注社会发展难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在讲话中、会议中对此进行了集中的、专门的探讨,出台了相关的方针、政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从而孕育生成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此外,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同时也是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所要克服的理论短板。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把握好前进的正确方向,“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不惧任何困难,“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直至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得到妥善的安排。唯其如此,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才能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得到源源不断的扩充。总而言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二、强化融合意识,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亲和力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全世界劳动群众共同的事业。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昭示了人类社会通向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而作为 21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指导思想的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还具有世界情怀。从这一方面来讲,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建立起能够表现理论彻底性、合理性的理性话语,也要搭建起普通大众、国外民众易理解的感性话语。这就要求在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时要至少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创建逻辑严谨、内容充实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这说明了理论是否彻底决定了一种理论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进而决定了其生命力是否强大。那么,如何确定一种理论是否彻底呢?马克思则指出:“所谓的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就意味着,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唯有抓住社会主义建设、世界发展的本质,才能真正创新发展起能够被人民群众接受的理论。关于这一点,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而言,在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深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体会其切身感受,满足其最为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从而获得经过实践检验的可靠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因为,一种理论的形成还需要把这些感性的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即“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也只有经过这一认识的升华过程,作为一种理论学说的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充实丰富,也才能拥有自己的内容体系和话语风格。然而,这一过程并未就此结束,理论形成的目的还在于指导实践,“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正是一种理论创建的真正意义所在。但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并不是一切顺遂的,其中掺杂着由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带来的虚假信息。因而,在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筛选甄别出这些错误信息,从根源上建立长效的筛选机制,以敦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进而促进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断接近客观真理,实现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构建贴合大众、融通中外的话语表达体系。语言文字是思想学说、理论观点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理论的发展变化,语言文字的表述方式也往往会发生革命性的转变。对此,恩格斯曾解释道:“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演变出了许多新的词汇用语。鉴于此,经典马克思主义著述中的许多专业术语,要么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变化,要么不能准确表达和覆盖今天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状况,要么难以被当前思维更加活跃发散的人们所理解接受。因而,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要建构起能够准确表达时代特征、贴近人民群众的话语表达体系。而建构这样的话语表达体系,可以从两个视角来考量:从国内视野来讲,要构建贴合大众的朴实话语体系。历史地看,政界话语、学界话语和民间话语之间,一向存在着严重的交流障碍,其交流互通多是依靠专门的人士所搭建的信息平台。随着电子网络的发展,民间对政界、学界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对相关话题的参与度也日益增多。但彼此之间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同,特别是涉及专业性话语时,沟通壁垒依然存在。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理解,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党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以推动学术话语向民间话语的转变,使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更接地气、更受欢迎。从国际视野来看,要打造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对外交流是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可回避的话题,推动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更是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极易被误解,甚至被持阴谋论的西方政客所利用,我国国际话语权依旧处于“西强我弱”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来宣传中国立场、中国主张、中国理念,以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来“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自然也就成为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必然选择。

三、强化宣传意识,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媒体传播力

舆论宣传关乎意识形态安全,是一个政权得以建立、巩固的必要手段。对此,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搞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无论革命也好,反革命也好。”这一科学论断充分显示了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新时代以来,意识形态的斗争非但没有停止,反而随着宣传工具的多样化变得更加复杂化。在当前信息社会,“人人成为自媒体”构成了舆论宣传领域的主要特征,而传统媒体的宣传功能,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呈现出弱化趋势。加之在经济利益的直接刺激下,滋生了一些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的错误思想倾向。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力度的加大,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主义、普世价值观等错误思潮也伺机蔓延。可见,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价值观的时代表达,其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多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宣传一旦出了问题,舆论工具一旦不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不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就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损失”。所以,必须要加快建构全覆盖、多样化的现代媒体宣传格局,发挥主流价值观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以此增强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辐射力和实践影响力。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的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而为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早在 19 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就对新闻舆论宣传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他们把自由报刊称作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社会的“第三个因素”,并把它誉为“堡垒”“政治阵地”;而无产阶级的报刊则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是启迪和组织人民群众的中心阵地,并承担着阐述党的纲领、监督党的领导、捍卫党的原则等基本功能。这些论述则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各类新闻报刊、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尽管我们党一再加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全面领导,但现实社会中仍存在一些媒体尤其是由国外控股的媒体打着新闻自由、媒体独立的旗号污化、质疑、责难我们党对新闻行业的领导,认为这违反新闻传播规律,违反宪法,甚至是“极权政治”的表现。针对这些诋毁,习近平总书记从党性与人民性出发,阐释了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即新闻舆论宣传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并要求“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以此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进而明确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党性和人民性原则。

其次,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舆论宣传导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都得到了基本保障。尤其是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和文化品位有了极大的拓展与提升,从而促进文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为了从文化市场中牟取更多的利益,个别文艺工作者置社会效益于不顾,或任意否定党和国家的历史,或刻意解构经典,或随意把严肃题材娱乐化,所产生的文化垃圾一度严重污染了文化市场的生态。更值得警惕的是,还有些非法网络运营商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制造包含色情、暴力、拜金等负面消极内容的庸俗、媚俗、恶俗产品,并利用数字广播、数字电影等新兴媒体通道大肆传播扩散。而由此所导致的新闻舆论宣传内容的泛娱乐化、庸俗化,则严重腐蚀着人的精神境界,进而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既不利于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也无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更无益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普及。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要求大力整顿新闻舆论宣传领域的文化乱象。另外,他还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作为自身使命,并强调广大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也要“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这不仅为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宣传环境,而且还捍卫了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在舆论宣传领域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最后,着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1 世纪是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世纪,也是信息媒体迅速崛起的世纪,这就决定了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借助新兴媒体的力量。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而这场信息革命在新闻舆论宣传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新兴媒体的兴起。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兴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搜集整合、发布传播信息,其提供的可选择性更加多样,个性化设置更加明显,形式表现更加多彩。故而,新兴媒体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却面临着持续发展的瓶颈。即便如此,传统媒体依然是主流价值观宣传的主阵地。这是因为,由于发展时间短、普及率相对较低等缘故,新兴媒体并没有形成系统完备的宣传格局。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这就直接说明了我国现有的宣传体制机制还存在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空间。针对目前我国舆论宣传工作的实际情形,党和国家一方面要主动填补主流价值观宣传在新兴媒体方面的缺位,做到“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另一方面,我们党和国家还要继续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下功夫,致力于实现二者在平台内容、传播渠道、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期不断打造出符合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传播要求的现代宣传体系。

四、强化学习意识,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才支撑力

列宁曾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共产主义者所具备的内在的学习特质最为形象的描述。实践亦证明,不断学习、研究、思考亦是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继承了真正共产主义者的学习秉性。早在 1939 年 5 月,毛泽东同志就曾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的重要观点。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学习型大国成为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诸多目标任务中的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扫盲运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等重要举措的实施,则是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的直接产物。其实,就改革实践来看,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所主张的“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性学习的历史。可以说,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积累的很重要的一条经验。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理论还是一种实践,其本身就是脑力劳动者深入社会实践的理论创造。而对它的建构,更是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也更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知识人才的支撑。因而,强化学习意识,增进学习本领,通过学习进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是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主体条件。不过,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才队伍并不是自发生成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自然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要求。

首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从理论溯源上来看,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终究是要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时代变化进行阐释,以及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擘画。如果脱离经典马克思主义,甚至以轻蔑的口吻或态度诋毁、攻击经典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就谈不上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所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培育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第一要义。2022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不是随便说说、简单立誓而已,它要求被培养对象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仔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以此观察、分析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而“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知行合一、笃志躬行、勇于担当、率先垂范”,成为真正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专业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特别强调全党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明确指出:“党校要加强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开出基本书目,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特别是要理解其中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要浅尝辄止。”通过这一系统的学习,被培养对象在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个相对全面且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认同并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从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其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种“改变世界”的问题意识,正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学说的不同之处,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内在原因。这一观点反映在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的培养中则表现为:我们要明确培养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服务于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工作,需要的是能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发展,而不是单纯地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才队伍。这就要求在实践生活中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能够瞄准最能体现时代发展特点的前沿问题,全面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背后原因,并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殊不知,这些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和妥善处理,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透析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此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最后,树立世界发展的大局意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虽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并推动发展,但它并不是独属中国的“专有理论”,其内在的全球视野决定着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凝聚着“人类精神的精华”。即是说,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单单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在 21 世纪的时间延展,也不纯粹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空间拓展,其既以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一面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又以世界性和革命性的一面准确解答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等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就此而言,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已经产生以及必将产生的世界影响和世界意义,不仅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跨越时空的真理魅力,而且还生动标识着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征程。这就要求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应将世界格局变化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这一点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全球面临治理困境的现实情形下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后者,由世界各国交流、交往而产生的摩擦、冲突和对抗,更是为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在这一背景下,培养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要有着眼于世界发展的大局意识,即具备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真正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致力于解决全球性难题和为全人类谋幸福,从而赋予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性特征。

五、强化学科意识,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辐射力

任何思想学说的持续性发展都离不开相关学科的支撑。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其在传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也派生出属于自身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们党和国家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最为直接的、有效的通道。客观来讲,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科体系多是参照西方国家设置的。在历史上,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很长一段时期都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封建地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主要以儒家经典作为教化民众的工具。直到鸦片战争打开国门,为了救亡图存,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向西方学习,仿照西方创办学校、设置各种科目。就目前而言,我国高等院校已基本形成了系统而完善的学科体系,并且在许多基础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关于“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然而,受西方国家学科体系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教材的使用也多是直接移植或参照西方的教材版本,甚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评判标准也采用的是西方标准,以至于“洋八股”之风在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体系中长期存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不被重视的存在。显然,这种学科体系的设置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不利于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施开展,自然就阻滞着人们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步伐。鉴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提升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专门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学科体系改革创新,进而不断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辐射力。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科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毋庸置疑,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才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功。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这一点同样也适用于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科体系建设。然而,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在高等院校学科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常常被无视甚至忽略,特别是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中,有些人常常会以马克思主义不被重视或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为由,发出马克思主义无用或过时的声音。此番言论是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功利主义的衡量,其结果必然导致“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实质上,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人们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所导致的。要知道,马克思主义不单单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其还涉猎生态、科技、军事、艺术、新闻等方面,不仅仅服务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更是指导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财富并不是某一具体的理论主张,而是科学世界观的塑造、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和辩证方法论的指引。即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可以说,在现实的高等院校学科体系中,无论是注重经济效益的经管、理工学科,还是侧重于理论思考的哲学社会科学,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为起点、以实践观为平台、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而展开研究的。不管是否得到普遍承认,每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事实上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过时论是一种居于表面的、肤浅的认知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对此,我们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作用,给予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空间,这是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体系改革创新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样做有利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影响,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的负面评价,从而为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其次,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恩格斯曾经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就其实质而言,哲学社会科学是直接从事理论思考的学科,其建设发展直接影响着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进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过,自1978 年起,在党和政府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这个大环境下,那些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效益的学科,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力量的重视和大众的欢迎。相比较而言,那些专注于理论思考、理论研究的哲学社会科学,则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了冷落,一度成为不受重视的存在。此外,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内部自身建设和战略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因而,在现有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体系的改革创新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既是补足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体系发展不均衡的客观需要,更是推进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建设。不可否认,起初借鉴西方的学科体系确实推动了我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进程,促进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对话、与世界文明的接轨。直到现在,西方的许多发明创造、理论研究,仍处于世界前沿地位,影响着世界发展格局,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仍具有很大的研究、参考和借鉴价值。但是,经过改革开放 40 余年的创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很多方面已赶上世界发展潮流,甚至有些行业走在了世界前列。当前,我国独立科研创造的水平大为提升,在原始创新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其中,有些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能够直接对接关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体系。不过问题在于,现有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体系内部西化倾向还相对严重,结果导致学科教育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不符合我国的发展战略,更遑论创新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了。因而,立足基本国情,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经验,改革创新现有的学科体系,进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知道,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也才能创造出最能体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成果,从而直接推动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六、强化斗争意识,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竞争力

在“两制”长期并存、“两种价值观”长期较量的时代语境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一直存在且从未停止,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此番情形,早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已经指出:“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梦想恢复资本主义制度,他们要从各个方面向工人阶级进行斗争,包括思想方面的斗争。”这种源于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斗争,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渗透视线的东方转移而变得更加明显。东欧剧变后,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熟的传播媒介,将和平演变的战略重点锁定于中国,企图通过意识形态渗透而达致不战而胜的目的。在开启和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党和政府高度警惕和防范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图谋,深刻揭露了其利用意识形态渗透来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政治诉求,坚决主张开展反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斗争,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可谓更加严峻复杂多变。借助网络公共空间,各种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本土与外来的意识形态交错、交织、交锋。可以说,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和平演变中国的野心从未丢掉过,而是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淡化其意识形态渗透的色彩以躲避主流意识形态的“搜索”“镇压”,在谋求寻找、创造与主流意识形态所谓的“合作点”中趁机侵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基于这种情况,与西方意识形态建构渗透作坚决的斗争成为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要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竞争力为切入点,在强化斗争意识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方式。

首先,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理论创新本来就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分,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本质上也就是明确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长期以来,囿于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思路的错误理解,部分党员干部轻视意识形态工作,无视意识形态安全,从而直接导致了相关思想舆论工作的落实不到位、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结果造成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防线的薄弱,从而给予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错误社会思潮以可乘之机。进入新时代,为了切实提升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将意识形态安全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之中。此外,为了确保涉及意识形态安全相关工作的落实,我们党还特别提出要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调“落实责任,关键要问责。安全生产出了事故要问责,意识形态工作出了问题也要问责,这应当成为一种刚性约束”。通过思想认知和制度约束的双重规定,警醒党员干部要认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避免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出现颠覆性的错误,以端正的态度、务实的行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断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在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真正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其次,充分正视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是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延伸了人们的活动空间,虚拟空间由此逐渐成为大众娱乐、自由言论的主要场所。与之相伴的是,各种思想学说、理论观点的角逐也开始进军这片新开辟的网络空间,网络平台一度成为各种意识形态角逐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也成为我们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最大变量”。而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广泛性等特征也赋予了意识形态渗透新的特点,即波及范围广,涵盖了社会上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传播形式新,采取了图像、视频以及简扼而新奇的文字等博眼球的形式,诱导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传播速度快,只要拥有网络和编辑好内容,就可以实现即时即地的信息传播。这些网络传播特点的存在,加之目前我国网络立法的相对滞后,以及对网络活动监管的相对缺位,导致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民众很难分辨出各种社会思潮性质的对错、观点的优劣,从而加剧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这亦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也是我们开展意识形态斗争所必须正视的新的综合性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就要着力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以此引领网络空间社会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最后,自觉增进意识形态斗争的行动性。在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其中一个内在要求就是把意识形态斗争付诸实际行动,以防止在方向和道路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知道,坚持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2022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再次呼吁全体党员干部“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为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种现状,即长期以来,“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这种意识形态领域的乱象、错象,会严重危及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此,针对当前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我们要通过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进而提升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竞争力,并用其作为同各种错误社会思潮进行最坚决、最彻底斗争的思想利器。具体来说,就是要筑牢大众的思想防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辨识度,增强抵御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能力;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高线,继续推进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和话语权,驱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标注法律的底线,依据法律法规对任何违反宪法和法律、破坏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进行惩处,时刻捍卫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合法地位,坚决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文章选自《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1期)








关于2023年春季学期本研兼职辅导员半脱产学生干部招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4-07 浏览次数:

1681636941813.png

803f8c5a395f168374140a097acba23b.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等多个重要场合,论述了“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深远命题,并明确指出“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这充分表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诚然,作为一个新概念、新范畴,“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外延方面,都有待学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这就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从思维方法的整体视角出发,通过强化问题意识、融合意识、宣传意识、学习意识、学科意识和斗争意识,着力促进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形成、话语体系的表达、媒体传播的延展、人才队伍的培养、思想竞争力的巩固,积极探索创新发展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问题意识,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供给力

唯物史观认为,理论的根本任务就在于解决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声”。可以说,理论上的每前进一步,都是在回答或解决问题中完成的。回顾改革开放 40 余年的历史可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是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开启的,又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实现不断发展的。进入新时代,面对前进道路上潜在的风险挑战,“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正是如此,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围绕世情、国情、党情和社情,在鲜活的实践中坚持并发展着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致力推进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关于时代发展进步的理论,不断解决时代问题是其时代使命,它对时代问题的回答就是其理论内容的展现。因而,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首先,树立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问题来源于矛盾双方的对立冲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有矛盾这一问题,曾一度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后来毛泽东同志进行了缜密的论证,并给出了明确回复。他认为:“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继而指出,即使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其“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从而承认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各种矛盾的现实。也正是在这一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我们党和政府围绕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正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确实也存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为了所谓的“政绩好看”,无视甚至极力掩藏其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发现的客观问题,下基层调研也是“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即使明明知道“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以上形式主义作风是逃避问题的典型案例,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推进,也更谈不上为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丰富的现实素材。因而,在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极力打击这股歪风邪气,坚持实事求是,教育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不断发现、彻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逐步为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构筑起坚实的理论根基。这也表明,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问题,是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

其次,区分问题存在的主次地位。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可谓是数量庞大、多种多样,既包括少数个人或群体存在的私人问题、个别问题,也包括绝大多数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还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仅仅需要个别人的对话协商就能够解决,也可能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或者直接干涉才能够化解。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 世纪中叶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任所在,维护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职责所系。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于其深刻的人民性,而作为脱胎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自然也是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科学理论。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虽是“人类精神的精华”,但它不可能囊括并一一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所有问题。这就意味着,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要对我们党和政府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一个总体的区分辨识,以找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上”。只有努力找到并详细区分这些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以此为基础和指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才能在解决各种问题中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再次,找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创新发展其理论内容的。因而,在区分辨识关于社会发展的、人民群众普遍希望得到解决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还要“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按条条谋篇布局”,有规划地解决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密切关注社会发展难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在讲话中、会议中对此进行了集中的、专门的探讨,出台了相关的方针、政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从而孕育生成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此外,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同时也是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所要克服的理论短板。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把握好前进的正确方向,“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不惧任何困难,“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直至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得到妥善的安排。唯其如此,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才能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得到源源不断的扩充。总而言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二、强化融合意识,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亲和力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全世界劳动群众共同的事业。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昭示了人类社会通向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而作为 21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指导思想的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还具有世界情怀。从这一方面来讲,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建立起能够表现理论彻底性、合理性的理性话语,也要搭建起普通大众、国外民众易理解的感性话语。这就要求在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时要至少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创建逻辑严谨、内容充实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这说明了理论是否彻底决定了一种理论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进而决定了其生命力是否强大。那么,如何确定一种理论是否彻底呢?马克思则指出:“所谓的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就意味着,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唯有抓住社会主义建设、世界发展的本质,才能真正创新发展起能够被人民群众接受的理论。关于这一点,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而言,在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深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体会其切身感受,满足其最为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从而获得经过实践检验的可靠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因为,一种理论的形成还需要把这些感性的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即“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也只有经过这一认识的升华过程,作为一种理论学说的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充实丰富,也才能拥有自己的内容体系和话语风格。然而,这一过程并未就此结束,理论形成的目的还在于指导实践,“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正是一种理论创建的真正意义所在。但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并不是一切顺遂的,其中掺杂着由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带来的虚假信息。因而,在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筛选甄别出这些错误信息,从根源上建立长效的筛选机制,以敦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进而促进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断接近客观真理,实现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构建贴合大众、融通中外的话语表达体系。语言文字是思想学说、理论观点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理论的发展变化,语言文字的表述方式也往往会发生革命性的转变。对此,恩格斯曾解释道:“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演变出了许多新的词汇用语。鉴于此,经典马克思主义著述中的许多专业术语,要么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变化,要么不能准确表达和覆盖今天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状况,要么难以被当前思维更加活跃发散的人们所理解接受。因而,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要建构起能够准确表达时代特征、贴近人民群众的话语表达体系。而建构这样的话语表达体系,可以从两个视角来考量:从国内视野来讲,要构建贴合大众的朴实话语体系。历史地看,政界话语、学界话语和民间话语之间,一向存在着严重的交流障碍,其交流互通多是依靠专门的人士所搭建的信息平台。随着电子网络的发展,民间对政界、学界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对相关话题的参与度也日益增多。但彼此之间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同,特别是涉及专业性话语时,沟通壁垒依然存在。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理解,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党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以推动学术话语向民间话语的转变,使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更接地气、更受欢迎。从国际视野来看,要打造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对外交流是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可回避的话题,推动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更是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极易被误解,甚至被持阴谋论的西方政客所利用,我国国际话语权依旧处于“西强我弱”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来宣传中国立场、中国主张、中国理念,以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来“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自然也就成为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必然选择。

三、强化宣传意识,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媒体传播力

舆论宣传关乎意识形态安全,是一个政权得以建立、巩固的必要手段。对此,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搞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无论革命也好,反革命也好。”这一科学论断充分显示了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新时代以来,意识形态的斗争非但没有停止,反而随着宣传工具的多样化变得更加复杂化。在当前信息社会,“人人成为自媒体”构成了舆论宣传领域的主要特征,而传统媒体的宣传功能,也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呈现出弱化趋势。加之在经济利益的直接刺激下,滋生了一些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的错误思想倾向。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力度的加大,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主义、普世价值观等错误思潮也伺机蔓延。可见,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价值观的时代表达,其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多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宣传一旦出了问题,舆论工具一旦不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不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就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损失”。所以,必须要加快建构全覆盖、多样化的现代媒体宣传格局,发挥主流价值观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以此增强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辐射力和实践影响力。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的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而为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早在 19 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就对新闻舆论宣传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他们把自由报刊称作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社会的“第三个因素”,并把它誉为“堡垒”“政治阵地”;而无产阶级的报刊则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是启迪和组织人民群众的中心阵地,并承担着阐述党的纲领、监督党的领导、捍卫党的原则等基本功能。这些论述则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也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各类新闻报刊、新闻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尽管我们党一再加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全面领导,但现实社会中仍存在一些媒体尤其是由国外控股的媒体打着新闻自由、媒体独立的旗号污化、质疑、责难我们党对新闻行业的领导,认为这违反新闻传播规律,违反宪法,甚至是“极权政治”的表现。针对这些诋毁,习近平总书记从党性与人民性出发,阐释了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即新闻舆论宣传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并要求“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以此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进而明确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党性和人民性原则。

其次,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舆论宣传导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都得到了基本保障。尤其是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和文化品位有了极大的拓展与提升,从而促进文化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为了从文化市场中牟取更多的利益,个别文艺工作者置社会效益于不顾,或任意否定党和国家的历史,或刻意解构经典,或随意把严肃题材娱乐化,所产生的文化垃圾一度严重污染了文化市场的生态。更值得警惕的是,还有些非法网络运营商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制造包含色情、暴力、拜金等负面消极内容的庸俗、媚俗、恶俗产品,并利用数字广播、数字电影等新兴媒体通道大肆传播扩散。而由此所导致的新闻舆论宣传内容的泛娱乐化、庸俗化,则严重腐蚀着人的精神境界,进而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既不利于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也无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更无益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普及。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要求大力整顿新闻舆论宣传领域的文化乱象。另外,他还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作为自身使命,并强调广大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也要“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这不仅为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宣传环境,而且还捍卫了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在舆论宣传领域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最后,着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1 世纪是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世纪,也是信息媒体迅速崛起的世纪,这就决定了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借助新兴媒体的力量。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而这场信息革命在新闻舆论宣传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新兴媒体的兴起。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兴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搜集整合、发布传播信息,其提供的可选择性更加多样,个性化设置更加明显,形式表现更加多彩。故而,新兴媒体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却面临着持续发展的瓶颈。即便如此,传统媒体依然是主流价值观宣传的主阵地。这是因为,由于发展时间短、普及率相对较低等缘故,新兴媒体并没有形成系统完备的宣传格局。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这就直接说明了我国现有的宣传体制机制还存在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空间。针对目前我国舆论宣传工作的实际情形,党和国家一方面要主动填补主流价值观宣传在新兴媒体方面的缺位,做到“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另一方面,我们党和国家还要继续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下功夫,致力于实现二者在平台内容、传播渠道、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期不断打造出符合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传播要求的现代宣传体系。

四、强化学习意识,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才支撑力

列宁曾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共产主义者所具备的内在的学习特质最为形象的描述。实践亦证明,不断学习、研究、思考亦是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继承了真正共产主义者的学习秉性。早在 1939 年 5 月,毛泽东同志就曾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的重要观点。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学习型大国成为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诸多目标任务中的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扫盲运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等重要举措的实施,则是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的直接产物。其实,就改革实践来看,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所主张的“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性学习的历史。可以说,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积累的很重要的一条经验。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理论还是一种实践,其本身就是脑力劳动者深入社会实践的理论创造。而对它的建构,更是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也更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知识人才的支撑。因而,强化学习意识,增进学习本领,通过学习进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是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主体条件。不过,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才队伍并不是自发生成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自然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要求。

首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从理论溯源上来看,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终究是要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时代变化进行阐释,以及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擘画。如果脱离经典马克思主义,甚至以轻蔑的口吻或态度诋毁、攻击经典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就谈不上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所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培育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第一要义。2022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不是随便说说、简单立誓而已,它要求被培养对象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仔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以此观察、分析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而“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知行合一、笃志躬行、勇于担当、率先垂范”,成为真正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专业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特别强调全党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明确指出:“党校要加强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开出基本书目,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特别是要理解其中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要浅尝辄止。”通过这一系统的学习,被培养对象在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个相对全面且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认同并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从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其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种“改变世界”的问题意识,正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学说的不同之处,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发展的内在原因。这一观点反映在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的培养中则表现为:我们要明确培养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服务于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工作,需要的是能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发展,而不是单纯地阐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才队伍。这就要求在实践生活中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能够瞄准最能体现时代发展特点的前沿问题,全面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背后原因,并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殊不知,这些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和妥善处理,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透析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此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最后,树立世界发展的大局意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虽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并推动发展,但它并不是独属中国的“专有理论”,其内在的全球视野决定着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凝聚着“人类精神的精华”。即是说,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不单单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在 21 世纪的时间延展,也不纯粹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空间拓展,其既以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一面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又以世界性和革命性的一面准确解答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等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就此而言,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已经产生以及必将产生的世界影响和世界意义,不仅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跨越时空的真理魅力,而且还生动标识着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征程。这就要求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应将世界格局变化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这一点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全球面临治理困境的现实情形下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后者,由世界各国交流、交往而产生的摩擦、冲突和对抗,更是为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在这一背景下,培养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要有着眼于世界发展的大局意识,即具备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真正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致力于解决全球性难题和为全人类谋幸福,从而赋予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性特征。

五、强化学科意识,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辐射力

任何思想学说的持续性发展都离不开相关学科的支撑。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其在传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也派生出属于自身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们党和国家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最为直接的、有效的通道。客观来讲,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科体系多是参照西方国家设置的。在历史上,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很长一段时期都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封建地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主要以儒家经典作为教化民众的工具。直到鸦片战争打开国门,为了救亡图存,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向西方学习,仿照西方创办学校、设置各种科目。就目前而言,我国高等院校已基本形成了系统而完善的学科体系,并且在许多基础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关于“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然而,受西方国家学科体系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教材的使用也多是直接移植或参照西方的教材版本,甚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评判标准也采用的是西方标准,以至于“洋八股”之风在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体系中长期存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不被重视的存在。显然,这种学科体系的设置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不利于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施开展,自然就阻滞着人们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步伐。鉴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提升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专门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学科体系改革创新,进而不断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辐射力。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科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毋庸置疑,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才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功。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这一点同样也适用于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科体系建设。然而,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在高等院校学科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常常被无视甚至忽略,特别是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中,有些人常常会以马克思主义不被重视或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为由,发出马克思主义无用或过时的声音。此番言论是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功利主义的衡量,其结果必然导致“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实质上,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人们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所导致的。要知道,马克思主义不单单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其还涉猎生态、科技、军事、艺术、新闻等方面,不仅仅服务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更是指导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财富并不是某一具体的理论主张,而是科学世界观的塑造、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和辩证方法论的指引。即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可以说,在现实的高等院校学科体系中,无论是注重经济效益的经管、理工学科,还是侧重于理论思考的哲学社会科学,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为起点、以实践观为平台、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而展开研究的。不管是否得到普遍承认,每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事实上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过时论是一种居于表面的、肤浅的认知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对此,我们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作用,给予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空间,这是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体系改革创新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样做有利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影响,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的负面评价,从而为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其次,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恩格斯曾经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就其实质而言,哲学社会科学是直接从事理论思考的学科,其建设发展直接影响着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进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过,自1978 年起,在党和政府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这个大环境下,那些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效益的学科,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力量的重视和大众的欢迎。相比较而言,那些专注于理论思考、理论研究的哲学社会科学,则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了冷落,一度成为不受重视的存在。此外,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内部自身建设和战略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因而,在现有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体系的改革创新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既是补足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体系发展不均衡的客观需要,更是推进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建设。不可否认,起初借鉴西方的学科体系确实推动了我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进程,促进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对话、与世界文明的接轨。直到现在,西方的许多发明创造、理论研究,仍处于世界前沿地位,影响着世界发展格局,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仍具有很大的研究、参考和借鉴价值。但是,经过改革开放 40 余年的创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很多方面已赶上世界发展潮流,甚至有些行业走在了世界前列。当前,我国独立科研创造的水平大为提升,在原始创新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其中,有些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能够直接对接关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体系。不过问题在于,现有我国高等院校学科体系内部西化倾向还相对严重,结果导致学科教育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不符合我国的发展战略,更遑论创新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了。因而,立足基本国情,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经验,改革创新现有的学科体系,进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知道,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也才能创造出最能体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成果,从而直接推动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六、强化斗争意识,提升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竞争力

在“两制”长期并存、“两种价值观”长期较量的时代语境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一直存在且从未停止,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此番情形,早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已经指出:“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梦想恢复资本主义制度,他们要从各个方面向工人阶级进行斗争,包括思想方面的斗争。”这种源于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斗争,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渗透视线的东方转移而变得更加明显。东欧剧变后,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熟的传播媒介,将和平演变的战略重点锁定于中国,企图通过意识形态渗透而达致不战而胜的目的。在开启和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党和政府高度警惕和防范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图谋,深刻揭露了其利用意识形态渗透来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政治诉求,坚决主张开展反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斗争,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可谓更加严峻复杂多变。借助网络公共空间,各种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本土与外来的意识形态交错、交织、交锋。可以说,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和平演变中国的野心从未丢掉过,而是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淡化其意识形态渗透的色彩以躲避主流意识形态的“搜索”“镇压”,在谋求寻找、创造与主流意识形态所谓的“合作点”中趁机侵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基于这种情况,与西方意识形态建构渗透作坚决的斗争成为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要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竞争力为切入点,在强化斗争意识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方式。

首先,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理论创新本来就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分,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本质上也就是明确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长期以来,囿于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思路的错误理解,部分党员干部轻视意识形态工作,无视意识形态安全,从而直接导致了相关思想舆论工作的落实不到位、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结果造成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防线的薄弱,从而给予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错误社会思潮以可乘之机。进入新时代,为了切实提升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将意识形态安全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之中。此外,为了确保涉及意识形态安全相关工作的落实,我们党还特别提出要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调“落实责任,关键要问责。安全生产出了事故要问责,意识形态工作出了问题也要问责,这应当成为一种刚性约束”。通过思想认知和制度约束的双重规定,警醒党员干部要认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避免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出现颠覆性的错误,以端正的态度、务实的行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断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在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真正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其次,充分正视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是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延伸了人们的活动空间,虚拟空间由此逐渐成为大众娱乐、自由言论的主要场所。与之相伴的是,各种思想学说、理论观点的角逐也开始进军这片新开辟的网络空间,网络平台一度成为各种意识形态角逐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也成为我们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最大变量”。而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广泛性等特征也赋予了意识形态渗透新的特点,即波及范围广,涵盖了社会上各行各业以及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传播形式新,采取了图像、视频以及简扼而新奇的文字等博眼球的形式,诱导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传播速度快,只要拥有网络和编辑好内容,就可以实现即时即地的信息传播。这些网络传播特点的存在,加之目前我国网络立法的相对滞后,以及对网络活动监管的相对缺位,导致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民众很难分辨出各种社会思潮性质的对错、观点的优劣,从而加剧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这亦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也是我们开展意识形态斗争所必须正视的新的综合性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就要着力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以此引领网络空间社会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最后,自觉增进意识形态斗争的行动性。在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其中一个内在要求就是把意识形态斗争付诸实际行动,以防止在方向和道路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知道,坚持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2022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再次呼吁全体党员干部“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为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种现状,即长期以来,“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这种意识形态领域的乱象、错象,会严重危及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此,针对当前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我们要通过创新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进而提升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竞争力,并用其作为同各种错误社会思潮进行最坚决、最彻底斗争的思想利器。具体来说,就是要筑牢大众的思想防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辨识度,增强抵御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能力;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高线,继续推进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和话语权,驱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标注法律的底线,依据法律法规对任何违反宪法和法律、破坏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进行惩处,时刻捍卫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合法地位,坚决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文章选自《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1期)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pyRight 河北工业大学 |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5003053号-1 津教备0020号 |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