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京津冀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3-09-14 浏览次数:

新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全国发行。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编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用书。为了用好新教材,打造思政金课,9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京津冀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勤务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及部分师生代表参会。会议特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担任辅导专家。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子彪出席会议。


图片


     李子彪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对高校的思政工作和思政课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来自京津冀高校的各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如何上好概论课、用好新教材,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的有力举措,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在具有专业性的各学科知识中寻找结合点,如何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好新教材是当前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够达成学术共识,解答具体的实操性问题,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课程建设。


图片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琳琼介绍了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的成立时间、发展历程、师资队伍等基本情况。她表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具备着天然的联系以及合作的可能性。三地高校应该围绕如何立足于学校的总体特色上好思政课这一主旨共同探讨如何上好概论课,在探讨一般性的教材使用问题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各个学校的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备课活动。面对新教材的讲授难点,课件与课程的匹配问题,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政治性、学术性、时代性、前沿性要求高等方面疑惑,希望在今天的多元互动、多维交流中激发新思想、新方法,助力学院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图片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负责人冯务中就清华大学课程建设历程、集体备课经验以及问题教学法进行分享。他介绍了清华大学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通过反复打磨,形成个性化课件;在讲课过程中努力实现历史、理论和现实的“三个结合”,呈现有干货和逻辑、有案例和故事、有数据和表格、有图片和视频的“四有”课堂;通过“问题教学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图片


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云立足于学校实际,从课程开设情况和教学质量提升两个方面介绍了概论课建设的经验。对于如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她围绕“专题、衔接、实践”三个关键词详细介绍了客串式专题教学方法,解答了如何做好课程的衔接、学段的衔接以及对于大思政课实践性的理解等问题,为老师们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启发。


图片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鹤针对授课小组的建设情况进行了集中介绍,提出用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进行督促建设,实现以督促课、以学促课、以评促学。她指出,教师水平的提升是最大的变量,必须强化教师对现实的关照和体验,加强思政课教师在社会实践中的投入力度。


图片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永利就课程建设情况和实践课开设情况进行介绍。从选修课到选择性必修课再到必修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的重视。通过拓展实践课主题,建设实践基地等特色做法,使理论课切实落实到实践中去,为各高校实践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图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勤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李铮立足于军队院校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军队院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分析了军地院校在思政课教学方面的共性和特殊性,并就如何通过军队民众融合,促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图片


会议过程中,各位思政课教师就如何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进行交流、讨论。围绕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进行现场答疑。现场气氛友好、热烈。颜晓峰指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供给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用好新教材、讲好思政课的目的,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更好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图片


据悉,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较早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在本科生、研究生中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在组织力量,围绕教材的主体内容和关键要点,及时更新统编课件,组织编写教学讲义,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本、硕、博各门思政课,认真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把思政课建设同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育、社会服务等工作一体推进,努力在新赛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字|杨海燕 王立威

图片|张朕 王新佳

排版|曹海飞

初审|齐寒冰

复审|王宝旺

终审|姜汪维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于2023年春季学期本研兼职辅导员半脱产学生干部招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9-14 浏览次数:

新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全国发行。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编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用书。为了用好新教材,打造思政金课,9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京津冀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勤务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及部分师生代表参会。会议特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担任辅导专家。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子彪出席会议。


图片


     李子彪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对高校的思政工作和思政课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来自京津冀高校的各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如何上好概论课、用好新教材,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的有力举措,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在具有专业性的各学科知识中寻找结合点,如何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好新教材是当前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够达成学术共识,解答具体的实操性问题,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课程建设。


图片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琳琼介绍了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的成立时间、发展历程、师资队伍等基本情况。她表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具备着天然的联系以及合作的可能性。三地高校应该围绕如何立足于学校的总体特色上好思政课这一主旨共同探讨如何上好概论课,在探讨一般性的教材使用问题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各个学校的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备课活动。面对新教材的讲授难点,课件与课程的匹配问题,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政治性、学术性、时代性、前沿性要求高等方面疑惑,希望在今天的多元互动、多维交流中激发新思想、新方法,助力学院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图片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负责人冯务中就清华大学课程建设历程、集体备课经验以及问题教学法进行分享。他介绍了清华大学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通过反复打磨,形成个性化课件;在讲课过程中努力实现历史、理论和现实的“三个结合”,呈现有干货和逻辑、有案例和故事、有数据和表格、有图片和视频的“四有”课堂;通过“问题教学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图片


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云立足于学校实际,从课程开设情况和教学质量提升两个方面介绍了概论课建设的经验。对于如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她围绕“专题、衔接、实践”三个关键词详细介绍了客串式专题教学方法,解答了如何做好课程的衔接、学段的衔接以及对于大思政课实践性的理解等问题,为老师们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启发。


图片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鹤针对授课小组的建设情况进行了集中介绍,提出用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进行督促建设,实现以督促课、以学促课、以评促学。她指出,教师水平的提升是最大的变量,必须强化教师对现实的关照和体验,加强思政课教师在社会实践中的投入力度。


图片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永利就课程建设情况和实践课开设情况进行介绍。从选修课到选择性必修课再到必修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程的重视。通过拓展实践课主题,建设实践基地等特色做法,使理论课切实落实到实践中去,为各高校实践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图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勤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李铮立足于军队院校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军队院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分析了军地院校在思政课教学方面的共性和特殊性,并就如何通过军队民众融合,促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图片


会议过程中,各位思政课教师就如何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进行交流、讨论。围绕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进行现场答疑。现场气氛友好、热烈。颜晓峰指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供给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用好新教材、讲好思政课的目的,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更好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图片


据悉,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较早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在本科生、研究生中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在组织力量,围绕教材的主体内容和关键要点,及时更新统编课件,组织编写教学讲义,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本、硕、博各门思政课,认真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把思政课建设同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育、社会服务等工作一体推进,努力在新赛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字|杨海燕 王立威

图片|张朕 王新佳

排版|曹海飞

初审|齐寒冰

复审|王宝旺

终审|姜汪维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pyRight 河北工业大学 |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05003053号-1 津教备0020号 | 浏览量: